闽文化研究

  • 宋元时期福州陶瓷的近海贸易网络

    蔡喜鹏;

    在分析考证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发现和实物遗存对宋元时期福州陶瓷的近海贸易网络进行考察,发现宋元时期,福州陶瓷沿着入海水系进行生产,并通过近海航路进行海上运输,由此构建出稠密的近海贸易网络,是进行海外贸易的基础。该贸易网络以福州城及县城为中心,并以位于水路沿线枢纽的市镇为重要节点。此外,为保障贸易网络的有效运行,宋元朝廷在水陆津要设立了多处巡检和水军。

    2021年01期 v.42;No.18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李纲前三次入闽考补

    郑淑榕;

    因为省亲、贬谪、途次、退处等原因,李纲数度入闽,在闽活动时间长、范围广。对于李纲入闽次数,学者们多有歧见,有四、五、七次之差异,据考证,其实应为八次,其中前三次入闽尤有待捋清。李纲第一次和第二次入闽时间间隔短,易混为同一次入闽;第三次入闽史料不全,但可证实。经考证可推出:李纲前两次入闽在北宋元丰末年至元祐中,第三次在北宋政和元年。

    2021年01期 v.42;No.183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小说视域下虎婆形象的比较

    张韬;

    明清时期福建地区的虎婆信仰,应该与当地的虎患密切相关。但在反映陈靖姑信仰的小说《闽都别记》与《临水平妖传》中,虎婆则形成了不同版本的传说故事。《闽都别记》中的虎婆是吸收了诸多民间传说要素而形成的虎妖形象,而《临水平妖传》中的虎婆则更加接近传统神魔小说的女道形象。两部小说都为虎婆设置了非凡的出身与显赫的师承,民众借此完成了对虎婆形象的"标准化"改造。此举使虎婆继承了来自黎山老母与陈靖姑信仰的正统性,也使得虎婆的根本属性从宁靖虎患的女神成为临水宫仙班的一员。

    2021年01期 v.42;No.183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论陈梦雷的戏曲创作特色及其成因

    曾文娟;

    《元正嘉庆》《八仙庆寿》是陈梦雷仅有的两部戏曲作品,虽属歌颂盛世与贺寿的应酬之作,却呈现出清初戏曲难得一见的雅俗共赏本色。在戏曲的文本中,陈梦雷自称以诗词作曲,实以赋法为基础,呈现出大赋与俗赋并重的赋法特征。这些特征与陈梦雷身处康熙盛世的时代环境、个人经历及其学识素养三方面因素息息相关。

    2021年01期 v.42;No.183 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哲学

  • “明道”与“致用”:嘉道时期考据学学术范式的转变

    郑雯;

    清代考据学发展到乾隆时期,其学术范式逐渐表现出考证繁冗拖沓、学术支离破碎的弊端。面对此种危机,嘉道时期考据学学术范式为之一变,出现了注重礼学研究、诸子学研究、边疆史地学研究、高扬"郑玄注"的价值以回应今文经学等新特征。这些新动态贯彻和彰显了此期考据学重视"明道""致用"的治学理念。嘉道考据学范式的转变既是清代学术发展的内在必然,又是世运变迁刺激的结果。此期考据学的发展不仅揭示了清代考据学在面对理论危机时所表现出的自我调试机制,而且开启了晚清学术的基本走向。

    2021年01期 v.42;No.183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周易》之“变”析论

    杨子杰;谢金良;

    《周易》与"变"关系密切,"变"字在《周易》经传中出现多达49处。通过对《周易》中"变"的字义详析可看出,《周易》经传中"变"的含义指向不同,《易传》中"变"的含义进一步扩大;《周易》中"变"的含义是相对固定的,这有利于维持《周易》释"变"思想内涵的稳定。《周易》中"变"的含义有三个层次,即"变动""变化"以及"变通",这三个层次又是相互渗透融通的。

    2021年01期 v.42;No.183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体系探析——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唐许辉;谭文华;

    2019年底至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究其根源是由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所致。因此,人们应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构建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构建产业与生态良性互动的生态经济体系;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环保目标责任体系;着眼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的有效防控,构建全球一体化的生态安全体系。

    2021年01期 v.42;No.183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新冠肺炎疫情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逻辑

    朱尤蔓;雷江梅;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蔓延给国际社会造成了复杂影响的同时,也凸显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及现实意义。回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的历程,从疫情暴发所引起的生态反思联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另一维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从疫情传播的概况及影响可知全球化体系下的"共同体"早已形成,证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必然性;从国内外应对疫情的举措可以看到,中国以"大国担当"着眼现实问题,助力全球性危机的化解,世界多国也意识到只有凝聚强大合力才能抵抗人类共同的危机,共建美好的地球家园,彰显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性。

    2021年01期 v.42;No.183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经济学

  • 二战后资本输出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基于马克思、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

    龚显光;黄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资本输出在主体、形式以及流向方面都发生了巨变,但这些变化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通过不断剥削劳动者来获取剩余价值的本质。马克思、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本质仍具有现实意义,必须从资本输出之变中明确其中的三点不变,即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不变,依靠国家力量对落后国家产生双重影响的性质不变,可以缓解和转移但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作用不变。

    2021年01期 v.42;No.183 6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国际货币制度演进逻辑的揭示及反思

    陈雄;

    国际货币制度应当是大多数国家民主协商基础之上的合意,具有广泛代表性,其根本宗旨是为世界经济服务的。比较分析国际货币制度的演进成因,可以得出一个推论:政治化的国际货币制度只能是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强国之间暂时妥协的结果,缺乏公共属性,是无法实现国际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制度的阶段性更迭是必然的。去西方中心化是解决国际货币制度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保持制度的政治中立性,明确整体利益至上的价值导向,谋求共同发展的国家主权货币主导型模式将成为多数国家合理的战略选择。

    2021年01期 v.42;No.183 7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新时代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

  •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逻辑蕴涵

    周丽芳;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方法规律、指导思想和教育内容精准"投放"了许多新理念,提出了"一个"立德树人中心观,"两个巩固"的价值引领根基观,"三全育人"路径的大思政观,"三因育人"方法论的与时俱进创新观,"四个服务"育人任务的中国特色教育观。厘清这些理念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的守正与创新。

    2021年01期 v.42;No.183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学习百讲”思政课教改模式推动新思想“三进”工作研究

    叶汶坤;姚燕平;朱敏;

    思政课教改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关键举措,目的是要让理论教学活起来,因此必须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把握大学生思维和学习特征,构建"积分制+课程群"的"学习百讲"思政课教改模式,以"辅导员立德树人宣讲团"和"大学生理想信念宣讲团"为抓手,实现学有良材,教有良方,用有良台的目标。

    2021年01期 v.42;No.183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体育课教学的发展——以福建省高职院校为例

    沈泉平;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照《纲要》要求,目前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着体育资源匮乏、体育教学模式落后、校园体育安全事故频发、责任认定缺失等问题。因此,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应从政府、学校、体育教师三个层面入手,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为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服务教学实践。

    2021年01期 v.42;No.183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艺术学

  • 客家传统服饰动物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刘运娟;周思婷;甘应进;

    动物纹样是客家传统服饰的重要装饰纹样之一,也是客家文化的一种符号。客家服饰上的动物纹样依据动物的属性分为禽鸟类、走兽类、虫鱼类和神异类;纹样的构成形式常见的有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纹样的色彩运用呈装饰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特征。动物纹样体现了客家人的审美意识,是美好情感的寄托,同时在文化内涵上体现出与中原汉民族根源性和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性特征。研究客家传统服饰动物纹样可为现代设计的创新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021年01期 v.42;No.183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 从“娘惹歌峇雅”看跨文化融合与创新

    陈焕仪;

    "土生华人"是15至17世纪间,初到东南亚的中国移民与当地马来人结婚的后裔。在马来西亚,土生华人自称为"峇峇"(男)和"娘惹"(女)。这个族群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直到今天,它的文化仍然是华人(尤其是闽粤文化)、马来人和西方人文化的融合。"娘惹歌峇雅"是女性传统服饰,具有独特的特征,它在外观特征、文化保存功能、商品价值与用途等方面,都反映出传统服装与跨文化的融合。

    2021年01期 v.42;No.183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1K]

文献综述

  • 互联网环境下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回顾与展望

    林中燕;沈喜妹;宋李斌;

    通过对国内外互联网环境下糖尿病智能管理模式、跨学科干预模式和糖尿病人群画像等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梳理,发现其中的研究热点,以期提出能将糖尿病人群个体化控制目标、饮食、运动、血糖监测、教育和服药依从性等生活方式进行全过程智能化干预管理的有效模式。

    2021年01期 v.42;No.183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征稿启事

    <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闽江学院学报》将在本年度开设"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栏,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现面向国内外学术界真诚征稿。此外,我刊的"闽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代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等栏目长期约稿,欢迎专家学者们不吝赐稿!

    2021年01期 v.42;No.183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