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健;
林纾是晚清白话运动的积极参与者、第一代中学国文读本的成功编纂者,是福州近代"能轻重时人而取信后世"的文化巨人。
2007年04期 No.102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于浴贤;
李贽的思想是丰富复杂的,他具有非常突出的尊孔崇儒的一面,又清醒地看到理学家把孔学儒教神秘化权威化,以扼杀人性、维护专制统治的残酷和虚伪,因此又坚决反孔批儒;他出家落发,但又倡导三教归儒;李贽的思想亦儒亦道亦佛,又非儒非道非佛。李贽复杂多元的思想,受陆、王"心学"理论的影响和启发,却以其强烈的战斗性和鲜明的人本精神而成为"异端",成为晚明思想解放思潮的先驱。
2007年04期 No.102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刘建萍;
何振岱作为近代福建著名的古文家,在古文创作上受益于谢章铤最多。谢章铤对何振岱的人品、学识及创作亦给予充分的肯定。何振岱治古文能博取众家之长,提出"四理备精,足称大家"之古文观,并在古文"入门说"、"养气说"等方面有独到见解。沉实厚重、长于说理是何振岱古文的一大特色。
2007年04期 No.102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郭素华;
在晚唐入闽诗人当中,周朴是在福州较有影响的一位。他的诗句在福州僧寺道观中广为流传,其慷慨赴义的气节为时人所尊崇。与晚唐其他苦吟诗人相比,他的诗歌反映的内容较广,独具特色,意境浑厚深沉。
2007年04期 No.102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樊如霞;
福建北苑茶园是我国北宋时期生产"贡茶"的重要产地,蔡襄时任福建路转运使,同时他也是鉴茶专家,在其任职期间对推动我省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分析和阐述了北苑茶园的发展及其对蔡襄《茶录》问世的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2007年04期 No.102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毛晓阳;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载清代福建进士中存在一定的误刊,其种类主要有误他省进士为福建进士、误福建进士为他省进士、误为省内他县进士、进士籍贯地名字误、进士籍贯刊载失范以及进士人名漏载等六种。
2007年04期 No.102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王树瑛;
"有-无"句在闽南方言口语中很常用。"有"和"无"分别作为助词、形容词和语气词,在不同句型中体现出不同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同时它与古汉语之间存在着历史联系,这种联系在作为语言活化石的闽南方言中保留得较为完整。
2007年04期 No.102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蔡国妹;
处于闽东和闽南交界地界的莆仙话是闽东话对闽南话长期影响和渗透的产物,但往往体现出其自身独立发展演变的特征。入声舒化现象是莆仙方言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特征之一,即部分白读的入声已舒声化,阳入白读混入阳平,阴入白读混入阳去。这种分化以文白读和古韵摄为条件。其产生于一百多年前,产生原理是喉塞韵尾-弱化消失,音节延长,单独成调,在语言系统的经济性原则的作用下,并入调值和调类相近的舒声类。这种入声调的演变过程在闽语的其他方言点及南部吴语和徽语中也同样存在。
2007年04期 No.102 39-4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 林东云;
迄今为止,法官制度改革已进行十余年,各项改革措施在不断推出,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些改革措施大多针对法官制度的内部障碍,对其外部障碍触及较少,这是法官制度改革进展缓慢,诸多改革措施得不到落实的根本原因之一。现代法官制度的建立,牵涉到一个法治国家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单靠司法体系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得到社会制度、意识、文化等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对阻碍法官制度改革的各种外部因素提出最佳解决方案。
2007年04期 No.102 42-4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陈泓;
税收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如何开征一个新的税种,制定一套良好的税制,是每一个政府最重要的课题。中国未来贫富悬殊的现象加大,遗产税的开征、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现象,将显得尤为重要。研究遗产税的起源和发展,深入分析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遗产税立法的基本构想,主要是对税制模式的选择、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法理内容作进一步的探究,并就开征遗产税配套措施的完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2007年04期 No.102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肖陈翔;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恶化,循环经济立法成为国家迫在眉睫的任务,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文章从循环经济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理论出发,从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三个角度入手,对《循环经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有关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立法进行评价并做出具体化的建议,同时提出补充意见。
2007年04期 No.102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陈泳;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协调和解决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国家、社会和个人权益冲突的一项基本制度,妥善解决土地征收补偿问题,对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该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应加强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改革途径。
2007年04期 No.102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刘叶志;
在现有电力能源的供应体系中,火电、水电等常规能源已不能支撑未来福建经济发展对电力的持续需求,风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新能源受技术经济的影响距离大规模开发阶段尚需较长的时间,核电是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最具现实可行性的过渡替代能源,可以把核电提高至战略的高度,以实现现有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有效衔接。
2007年04期 No.102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林中燕;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搜索引擎正成为中小企业精准营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精准营销和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出发,就水平搜索引擎和垂直搜索引擎展开分析和评价,提出在搜索引擎精准营销中点击量的真实性和面临的侵权问题,对中小企业提升营销效能具有积极意义。
2007年04期 No.102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陈念东;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为规范我国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但如何实施将是一个难题。在生物资产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生物资产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及信息披露作了重点探讨,试图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物资产核算和信息披露体系,从而真实反映经营主体生物资产的价值,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
2007年04期 No.102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王永钊;
文化的美学价值与该文化所持有的对待宇宙的终极态度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宇宙观是由儒、道、释三家思想作为精神主干而共同建构的。儒家文化的积极入世、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释家文化的彻悟境界,交织成了中国文化庞大的艺术网络,这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形而上学。
2007年04期 No.102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汪天亮;
漆艺本质上兼具绘画特征和立体特征。当代漆艺术从平面走向立体,代表了对漆艺术的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也代表了平面思维到空间思维模式的转换,是现代造型意识与传统技艺结合的极好范例。
2007年04期 No.102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刘君博;
抽象主义绘画是抽象主义画家以自己的理性感知,通过构图,点、线、面以及色彩直接因素,创造形式美德,表达自己情感。漆艺的特殊材料与独特的工艺为在漆画这个领域探索抽象主义表现方式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现代抽象性漆画应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吸取精华,融入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意识,利用漆特殊艺术语言创造具有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
2007年04期 No.102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赖登云;
中国版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历经半个多世纪,曾出现过几次高潮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版画家和在国内外有影响有重要价值的版画作品,发展健全了各个版种。中国版画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下进入转型时期的中国版画面临一定的困境,一些作品刻意追求版画的形式语言,片面追求作品的印痕美感等本体语言,使作品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疏离了版画作品本身的内在精神,缺少深刻的内涵和思想,缺少生命力。"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版画要走出低谷寻求新的发展,由"技"进乎"道"是当务之急。
2007年04期 No.102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 吴敏;
优美与崇高美都是美的一种形式。优美是着重于美的形式,着重于培养人们对美的感性的认识,陶养人的性情和艺术情感。而崇高美着重于艺术的理性认识与评判,在崇高的情感活动中获得理性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升华,使人从感性艺术情感走向理性的艺术情感。从低俗走向高雅。
2007年04期 No.102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余克强;
以系统性和规范性原则,切入45年来人们对异形词研究的得失。把现代汉语所有的异形词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即异形词群系统,揭示其意义结构关系及其规律。认为异形词系统组内各词之间同素同构与非同素同构并存,异形词群的其他各个层级系统之间以及异形词群与非异形词群之间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语素。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规范异形词的系统性原则的定义。
2007年04期 No.102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李文斌;
现代广告作品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达到促销目的,在语言使用上无所不用其极,导致了许多语言弊病的产生,诸如语音能指和语义所指的不对称、谐音双关在广告语言中的滥用、广告播音的千篇一律等。
2007年04期 No.102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肖翠云;
任何文学文本都是特定语境下的产物,因此,文学批评不应割断文学与外在语境的联系。而西方语言学批评却斩断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把文本封闭起来,只研究文本内部的语言形式,中国语言学批评则把文本与语境结合起来,探讨文本与语境之间的互赖、互动关系,揭示文本产生的动力以及文本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2007年04期 No.102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陈金妹;
"圣经文化在汉语语境中的现状",主要研究其接受者人群的思维模式。以受教育程度及其知识背景来划分,从翻译理论角度分析"农民基督徒、知识分子基督徒以及文化基督徒"接受圣经文化现状的原因与产生的不同情况。同时,提出了很多人不曾注意到的中国文化与圣经文化之间的"互动",除了圣经文化单方面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作用外,还考察了中国文化给圣经文化带来了生机的例证。
2007年04期 No.102 125-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武文茹;
近年来,高校学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不仅数量迅速增加,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受高等院校自身结构模式的影响,致使学报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形成了"全、散、小、弱"的现状。高校学报若想在期刊界求生存谋发展,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发挥地域优势、学科优势,并结合时代特征,搞好"名栏"建设。
2007年04期 No.102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金甦;
传统期刊可借助网络期刊优势拓展业务,促使自身不断发展;网络期刊也可借鉴传统期刊经验,逐步走向成熟。新旧媒体的有机融合,有效地促进了期刊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将分享平台,合作互动,实现共赢。
2007年04期 No.102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钟信芳;
审读工作贯穿于整个编辑出版工作的始终,期刊内部审读机制的构建是提升科技期刊整体质量的关键。重视期刊内部审读机制的构建,并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才能不断提升期刊自身的整体质量,才能确保编辑产品质量,才能奉献优质精神食粮,为和谐出版作出积极的贡献。高校科技期刊内部审读机制构建有四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2007年04期 No.102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