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研究

  • 元末偰玉立泉州宦迹考

    陈冬珑;陈丽华;

    偰玉立是高昌偰氏家族华化最深者之一,至正九年(1349)夏五月至十二年(1352)夏任泉州路达鲁花赤,在城市建设、民众教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皆有政绩,当地人称其为“温陵贤守”,立生祠敬拜。尤其是他对城市建筑(如谯楼、古城墙)的抢救、保护和修筑,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偰玉立走访、游览过的开元寺、东西塔、承天寺、清净寺、孔庙(文庙)、九日山、清源山等处,如今多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于开元寺东塔、清源山、九日山上的题刻,不仅体现出深厚的汉文化底蕴,也印证了他的宗教信仰是佛教。

    2024年04期 v.45;No.204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 为文到为政:冯梦龙“三言”中的廉政书写

    曾峥嵘;

    冯梦龙“三言”不乏涉及廉政的文学书写,一类是关注廉政实施者的显性书写,一类是观照廉政环境的隐性书写。无论是塑造官吏的显性书写,还是强调廉政硕果的隐性书写,均透露出冯梦龙为官的高洁志趣和为民为众的廉洁之气。同时,《寿宁待志》所呈现的冯梦龙四载廉吏实践,恰能与其廉政书写相呼应,二者共同形成冯梦龙“文如其人”的一以贯之性。

    2024年04期 v.45;No.204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生态哲思及其当代实践

    林希婷;吴燚盛;

    物质变换理论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具有一定的作用。物质变换理论通过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说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分析了劳动实践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解读了社会制度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内生机制。因而,要深化绿色观念以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明晰生态伦理尺度以遵循自然法则,把控科技发展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进行生态哲学思考,有利于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2024年04期 v.45;No.204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问责思想的重要内容与启示

    范煜;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问责思想发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发展而来。党内问责思想的基本依据是民主集中制,问责的主要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问责的重点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问责思想进行梳理总结后,得到3点启示:一是党内问责要分清责任主体,二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三是问责要抓住“关键少数”。

    2024年04期 v.45;No.204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经济学

  • 零售商公平关切偏好下闭环供应链合作博弈协调机制研究

    郑小雪;詹红梅;李锦凌;

    将零售商公平关切纳入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决策过程,构建了分散式决策、集中式决策等不同联盟结构下的定价决策模型,并运用合作博弈的Shapley值法解决了供应链利益协调问题。研究发现,随着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的提高,零售商及其参与联盟的利润增加,而竞争对手的利润减少。此外,通过Shapley值法分配利润,结果发现合作决策下联盟获得的利润高于非合作决策,且在大联盟状态(即集中决策)下,总利润达到最高。

    2024年04期 v.45;No.204 3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 对冲基金积极主义对高管薪酬的影响

    陈琳;

    分析1995年至2022年美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对冲基金积极主义对目标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双重差分模型(DID)的实证结果表明,对冲基金的积极介入对减缓CEO薪酬增长具有显著效果,表明其在调整薪酬总额上起到了明显作用,尽管对于薪酬结构的改变影响不大。这一发现证实了对冲基金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积极作用,尤其体现在对高管薪酬管理的优化上。研究还表明,对冲基金积极主义可能促进CEO薪酬与股东利益及公司长期业绩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对冲基金积极主义策略的应用以及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管理的政策优化提供实证参考。

    2024年04期 v.45;No.204 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法学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真实交易”要件的判断标准及检验

    王家庶;毛越煊;林建斌;

    “真实交易”要件是判断是否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重要考量因素,但学界和实务界对于“真实交易”的具体判断标准及其适用情形尚未达成共识。在“信息治税”的新时期,宜将是否存在真实货物买卖或者应税劳务、服务提供作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首要判断标准;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之数额、金额与实际应抵扣业务对应税款是否相符,是否实际用以抵扣税款作为次要判断标准,建立兼具维护国家税收管理秩序与保障国家税款安全“双重保护法益”的“真实交易”判断标准体系。还应将“真实交易”视作区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属于行政违法抑或刑事犯罪的判断标准,并根据实际危害程度予以相应处罚。

    2024年04期 v.45;No.204 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 表达型人工智能作品的侵权分析——以复制和文本数据挖掘为对象

    马驰升;黄霜瑜;

    人工智能作品的生成过程包含了复制和文本数据挖掘两种可能涉嫌侵犯版权的行为,二者相对应的抗辩理由分别是“合理使用原则”和“二分法”。通过对人工智能作品的生成过程和分类的研究,认为判断复制行为是否适用合理使用原则来排除侵权的要点在于“人工智能作品是否会对被学习作品版权人的利益产生影响”,判断文本数据挖掘行为是否侵权的要点在于“人工智能是否对原作的表达进行了利用并外化为其作品内容”。厘清这两个要点有助于识别人工智能作品产生过程中的侵权行为,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数字时代对版权的保护。

    2024年04期 v.45;No.204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新时代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

  • “质量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调研与对策研究

    庄鸿妹;

    在“质量时代”的背景下,需要以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来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走访了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发现高校人才培养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知识与能力交叉转换不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二是教学相长的评价互动机制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充分;三是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市场适应力不强。究其本质,是由知识与能力的紧密性不够,素质养成的导向性不鲜明,以及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系统性不强所导致的。因此,应坚持把“立德”作为根本,强思想、重引领、创先进;坚持把“树人”作为关键,强特色、重质量、夯根基,为新时代培养有德行、有才学、有格局的一流人才。

    2024年04期 v.45;No.204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 公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谢怡倩;

    公立高校作为知识产权产出和转化的重要高地,承担着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任务。但是,当前有关科技成果产权管理的权利矛盾给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制造了障碍,包括公立高校与国家之间的权利矛盾关系,以及科研人员与公立高校之间的权利矛盾关系。同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登记制度、奖励报酬制度等均不完善,公立高校的权力限制不清晰,如何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由的政策也有待细化。由此提出,公立高校科技成果盘活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明确责任细节要求,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推高校科技成果赋能国家创新发展。

    2024年04期 v.45;No.204 8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艺术学

  •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与王弼“言象意”对艺术本质的存在性诠释

    冯琪琪;

    在中西方比较视域下,围绕海德格尔关于艺术作品本质和王弼关于“言象意”关系的思考,比较“澄明”与“意”,“去蔽”与“得意忘象”等命题的关系,得以更清晰地探明两者在美学思想上的共融之处。由此,以存在论的视角对艺术作品的本质进行相关诠释:从“言象意”三者的关系出发,可将艺术作品的存在状态分为3种。在艺术品被创造出来之前,艺术品以“意”或者成竹在胸的“象”的方式作为艺术家自身存在的一部分,此时“言”这一外在感性形式尚未建立起来;当艺术作品被创造出来并独立地存在于世时,“意”寄居于“象”中,“象”则依附于“言”上,“言象意”三者彼此耦合;当其他存在者对艺术品进行审美活动时,通过“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解蔽”活动,使得“意”再次浮现,存在者自身与艺术作品都实现了“澄明”。可以说,艺术品存在于与存在者生命活动连接的“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接受”这一整体性的过程之中。

    2024年04期 v.45;No.204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 闽西与赣南地区客家儿童方形云襟视觉语言特征

    刘运娟;

    方形云襟是一种流行于闽西与赣南地区,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客家儿童服饰,是客家服饰文化的典型符号。通过资料搜集法和田野调查法,收集了78款客家儿童方形云襟进行研究,发现其纹样构成具有程式化的视觉语言风格,纹样色彩以“客家蓝”为主基调,纹样题材则以蝴蝶纹样、吉祥纹样、几何纹样为主。这种独特的地域性服饰文化根植于客家文化中,受闽西、赣南等地区的自然环境、儒家传统文化以及客家人长期的生活习俗所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是客家人传统审美意识的体现。

    2024年04期 v.45;No.204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体育

  • 迈向主动健康:中年人运动主动性行为研究

    沈厚鹏;林立;张希;

    我国中年人群目前普遍存在运动主动性不足、锻炼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不利于实现“主动健康”。为探索中年人群保持长期运动行为的动因,运用个人主动性理论,针对212名长期锻炼的中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体育知识、技能与能力对运动主动性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而个人压力对运动主动性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开展全民健身、推动主动健康的关键在于塑造主动性人格,通过社会教育普及体育知识、提升技能与能力,从而提高参与和维持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2024年04期 v.45;No.204 10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一带一路”视域下南少林武术的国际传播

    吴丽晶;

    南少林武术在海外华人华侨中流传甚广,文献中关于南少林武术与“一带一路”关系的研究却较少。由于南少林武术的溯源尚未明确统一,分布比较分散,因此为了使其能更好地在“一带一路”上对外传播推广,要对南少林武术资源和品牌进行整合,使之更有利于传播;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符号体系,统一南少林武术的特色,使之更好地融入中华武术文化体系;以华人华侨为主要沟通桥梁,使参与者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让南少林武术文化在“一带一路”深入发展中发扬光大。

    2024年04期 v.45;No.204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