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研究

  •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富中琰等4位福建籍作家为中心

    朱则杰;

    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即根据平日读书所得,对其中富中琰、施鸿、许友、富鸿基4位福建籍作家的有关问题予以订补,供作者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

    2023年03期 v.44;No.197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富中琰等4位福建籍作家为中心

    朱则杰;

    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即根据平日读书所得,对其中富中琰、施鸿、许友、富鸿基4位福建籍作家的有关问题予以订补,供作者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

    2023年03期 v.44;No.197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理学视域下苏颂的文学观及古体诗创作

    郑永辉;

    北宋时期苏颂的丰功伟业已著见于史书及其友人所撰的行状中,但是苏颂的文学观及其诗歌特点鲜有提及。理学家兼诗人的身份,使其认为文学的地位相对于学问和品行居次要地位,且文学不是因艺能而贵,而是因其有用于道。基于此种文学观念,苏颂的古体诗创作呈现出了频繁使用折腰法、虚字的特点。这种特点使苏颂的古体诗散文化,这与宋初讲学之风渐盛,理学家提倡诗作以平易的语言来呈现明显的逻辑脉络,从而实现说理的目的的风气相一致。

    2023年03期 v.44;No.197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理学视域下苏颂的文学观及古体诗创作

    郑永辉;

    北宋时期苏颂的丰功伟业已著见于史书及其友人所撰的行状中,但是苏颂的文学观及其诗歌特点鲜有提及。理学家兼诗人的身份,使其认为文学的地位相对于学问和品行居次要地位,且文学不是因艺能而贵,而是因其有用于道。基于此种文学观念,苏颂的古体诗创作呈现出了频繁使用折腰法、虚字的特点。这种特点使苏颂的古体诗散文化,这与宋初讲学之风渐盛,理学家提倡诗作以平易的语言来呈现明显的逻辑脉络,从而实现说理的目的的风气相一致。

    2023年03期 v.44;No.197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论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张志云;王妩童;

    中国历史的千年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和必然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中国智慧,是文化自信的内因和依据;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视文化输出以及加强文化安全等中国方案,是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解决好这些问题,文化自信与民族振兴就建立起内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2023年03期 v.44;No.197 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论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张志云;王妩童;

    中国历史的千年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和必然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中国智慧,是文化自信的内因和依据;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视文化输出以及加强文化安全等中国方案,是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解决好这些问题,文化自信与民族振兴就建立起内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2023年03期 v.44;No.197 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用全人类共同价值破解全球治理的价值困境

    周生志;

    当前,全球治理面临深层次价值困境,表现为西方“普世价值”深陷重围、东西方价值冲突难以弥合、逆全球化思潮强势回归。全人类共同价值凝结了各民族价值的共性,深刻回应了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破解全球治理的价值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面对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认同不足的现实,要在加强国际合作、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文明交流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增进价值共识,不断深化对全球治理的价值认同。

    2023年03期 v.44;No.197 28-3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用全人类共同价值破解全球治理的价值困境

    周生志;

    当前,全球治理面临深层次价值困境,表现为西方“普世价值”深陷重围、东西方价值冲突难以弥合、逆全球化思潮强势回归。全人类共同价值凝结了各民族价值的共性,深刻回应了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破解全球治理的价值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面对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认同不足的现实,要在加强国际合作、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文明交流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增进价值共识,不断深化对全球治理的价值认同。

    2023年03期 v.44;No.197 28-3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传播学

  • 媒介使用对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

    吴洁;陈念东;郑逸芳;

    基于2018年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青年媒介使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媒介使用对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结果显示,青年使用媒介载体获取时政类信息的频率低于平均水平,但青年的国家认同总体比例较高,占总样本的72.7%;性别、政治面貌以及家庭年收入均对青年媒介使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媒介使用对青年国家认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使用媒介载体获取时政类信息频率高的青年网民对国家持更认同的态度。为进一步促进青年的国家认同,应建立常态化系统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形成规范化的媒介监管和媒介自律,利用宣传媒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2023年03期 v.44;No.197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媒介使用对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

    吴洁;陈念东;郑逸芳;

    基于2018年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青年媒介使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媒介使用对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结果显示,青年使用媒介载体获取时政类信息的频率低于平均水平,但青年的国家认同总体比例较高,占总样本的72.7%;性别、政治面貌以及家庭年收入均对青年媒介使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媒介使用对青年国家认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使用媒介载体获取时政类信息频率高的青年网民对国家持更认同的态度。为进一步促进青年的国家认同,应建立常态化系统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形成规范化的媒介监管和媒介自律,利用宣传媒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2023年03期 v.44;No.197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学术不端事件对学者学术生涯的影响——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发文情况为例

    杨珠;

    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不端事件的涉事学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事件披露前后5年的发文量和个人相对生产率(IRP)的变化,旨在量化研究学术不端事件对学者学术生涯的影响程度。通过各类网站查找2017年前披露的学术不端事件涉事学者,选取事件发生后仍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的发文量进行研究,并对IRP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者在学术不端事件后5年的发文量约是前5年发文量的1/2~1/3,事件后5年的年均IRP约为事件前5年的1/5;事件年是影响产生的过渡期,事件年发文量和IRP均居于事件前后5年的中间值;所属机构对涉事学者的处罚和媒体的关注,均对学者的学术声誉和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且惩罚机制在事件后5年仍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

    2023年03期 v.44;No.197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学术不端事件对学者学术生涯的影响——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发文情况为例

    杨珠;

    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不端事件的涉事学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事件披露前后5年的发文量和个人相对生产率(IRP)的变化,旨在量化研究学术不端事件对学者学术生涯的影响程度。通过各类网站查找2017年前披露的学术不端事件涉事学者,选取事件发生后仍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的发文量进行研究,并对IRP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者在学术不端事件后5年的发文量约是前5年发文量的1/2~1/3,事件后5年的年均IRP约为事件前5年的1/5;事件年是影响产生的过渡期,事件年发文量和IRP均居于事件前后5年的中间值;所属机构对涉事学者的处罚和媒体的关注,均对学者的学术声誉和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且惩罚机制在事件后5年仍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

    2023年03期 v.44;No.197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新时代高校学报服务新生态的构建

    王圆圆;

    服务意识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从高校学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学报与高校发展双向赋能、高校学报自身发展困境来看,树立服务意识是新时期高校学报工作的应有之义。当前高校学报工作中存在服务定位不准、服务对象不明、服务范围不广、服务本领不强等问题,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前沿性和多元性要求,导致部分高校学报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不进则退的趋势愈加明显。因此,必须优化服务路径,打造高校学报发展新生态;明确服务功能定位,强化初心使命;增强服务意识,扩大服务半径;优化服务主体,实现良性循环;强化内容和传播,增强服务竞争力。

    2023年03期 v.44;No.197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新时代高校学报服务新生态的构建

    王圆圆;

    服务意识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从高校学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学报与高校发展双向赋能、高校学报自身发展困境来看,树立服务意识是新时期高校学报工作的应有之义。当前高校学报工作中存在服务定位不准、服务对象不明、服务范围不广、服务本领不强等问题,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前沿性和多元性要求,导致部分高校学报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不进则退的趋势愈加明显。因此,必须优化服务路径,打造高校学报发展新生态;明确服务功能定位,强化初心使命;增强服务意识,扩大服务半径;优化服务主体,实现良性循环;强化内容和传播,增强服务竞争力。

    2023年03期 v.44;No.197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经济学

  • 促进养老服务业PPP模式发展的政府职能定位

    许莲凤;

    我国养老PPP模式发展还很不成熟,准确界定政府职能是养老PPP模式成败的关键。结合公共产品理论分析养老服务的公共属性,梳理国家养老服务相关政策、发展现状及难点,认为我国PPP模式存在法律保障不够完善,实践难题多、投资门槛高、设计难度大、风险大等问题。此外,运用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养老PPP项目的发展现状,剖析其面临的发展难题,动态调整政府在养老PPP项目法律保障、发起、建设、管理、调整等阶段的政府职能,从而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通力合作,推进养老服务PPP模式的推广。

    2023年03期 v.44;No.197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促进养老服务业PPP模式发展的政府职能定位

    许莲凤;

    我国养老PPP模式发展还很不成熟,准确界定政府职能是养老PPP模式成败的关键。结合公共产品理论分析养老服务的公共属性,梳理国家养老服务相关政策、发展现状及难点,认为我国PPP模式存在法律保障不够完善,实践难题多、投资门槛高、设计难度大、风险大等问题。此外,运用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养老PPP项目的发展现状,剖析其面临的发展难题,动态调整政府在养老PPP项目法律保障、发起、建设、管理、调整等阶段的政府职能,从而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通力合作,推进养老服务PPP模式的推广。

    2023年03期 v.44;No.197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我国省级养老服务政策设计的评价

    谷明静;赖佳燕;

    针对我国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利用PMC指数模型对“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各省市颁布的养老服务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基于扎根理论构建PMC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并抽取政策文本关键词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利用PMC指数模型对各项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再将各项政策文本按照PMC指数得分高低分为3类政策组合,探讨各类政策组合存在的优劣势并给出改进建议。政策组合L_1在保障激励、政策目标、政策创新和政策重点方面有显著优势,政策组合L_2在政策领域和政策创新上有待加强,政策组合L_3应在政策目标和政策创新上多加考虑。针对3类政策组合,分别提出强化创新驱动、明确发展目标以及丰富激励手段的3项优化建议。

    2023年03期 v.44;No.197 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我国省级养老服务政策设计的评价

    谷明静;赖佳燕;

    针对我国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利用PMC指数模型对“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各省市颁布的养老服务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基于扎根理论构建PMC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并抽取政策文本关键词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利用PMC指数模型对各项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再将各项政策文本按照PMC指数得分高低分为3类政策组合,探讨各类政策组合存在的优劣势并给出改进建议。政策组合L_1在保障激励、政策目标、政策创新和政策重点方面有显著优势,政策组合L_2在政策领域和政策创新上有待加强,政策组合L_3应在政策目标和政策创新上多加考虑。针对3类政策组合,分别提出强化创新驱动、明确发展目标以及丰富激励手段的3项优化建议。

    2023年03期 v.44;No.197 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 培育“小巨人”企业的区域创新生态研究——基于fsQCA方法

    伊馨;林洛西;

    培育“小巨人”企业有利于增强我国产业链的安全性。研究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为理论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培育“小巨人”企业的区域创新生态组合。结果表明,政策-系统均衡主导、人才-主体主导、创新主体-准均衡主导、知识-系统均衡主导和技术-系统均衡主导5条“小巨人”企业高培育绩效的关键组态,其中政策-系统均衡主导是最普遍的培育形式,而技术-系统均衡主导、知识-系统均衡主导、政策-系统均衡主导和创新主体-准均衡主导之间也存在潜在替补关系。各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培育“小巨人”企业的创新生态实际组态形式,优化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及创新环境,从而提高区域“小巨人”企业的培育绩效。

    2023年03期 v.44;No.197 8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培育“小巨人”企业的区域创新生态研究——基于fsQCA方法

    伊馨;林洛西;

    培育“小巨人”企业有利于增强我国产业链的安全性。研究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为理论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培育“小巨人”企业的区域创新生态组合。结果表明,政策-系统均衡主导、人才-主体主导、创新主体-准均衡主导、知识-系统均衡主导和技术-系统均衡主导5条“小巨人”企业高培育绩效的关键组态,其中政策-系统均衡主导是最普遍的培育形式,而技术-系统均衡主导、知识-系统均衡主导、政策-系统均衡主导和创新主体-准均衡主导之间也存在潜在替补关系。各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培育“小巨人”企业的创新生态实际组态形式,优化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及创新环境,从而提高区域“小巨人”企业的培育绩效。

    2023年03期 v.44;No.197 8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新时代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

  • 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陈震宇;余根平;汪涛;林中燕;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了使地方高校尽快适应科技现代化发展,大力发展计算机课程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地方高校工科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教学的课程安排、师资力量、校企合作、改革评价等方面出发,探索教学改革方案,为地方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改革提供方向。

    2023年03期 v.44;No.197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陈震宇;余根平;汪涛;林中燕;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了使地方高校尽快适应科技现代化发展,大力发展计算机课程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地方高校工科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教学的课程安排、师资力量、校企合作、改革评价等方面出发,探索教学改革方案,为地方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改革提供方向。

    2023年03期 v.44;No.197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新时代大中小学生思想引领一体化模式探析

    邹文通;李晓朋;

    新时代大中小学生思想引领一体化是从个体教育的全阶段、全链条、全环节来把握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贯彻始终是新时代大中小学生思想引领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既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又是对列宁灌输思想的应用,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思想引领一体化模式,必须围绕“一个平台、四种角色、四大模块、一份成绩单”等方面开展全新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

    2023年03期 v.44;No.197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新时代大中小学生思想引领一体化模式探析

    邹文通;李晓朋;

    新时代大中小学生思想引领一体化是从个体教育的全阶段、全链条、全环节来把握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贯彻始终是新时代大中小学生思想引领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既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又是对列宁灌输思想的应用,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思想引领一体化模式,必须围绕“一个平台、四种角色、四大模块、一份成绩单”等方面开展全新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

    2023年03期 v.44;No.197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美术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与行

    凌春迎;

    “艺术概论”课程在系统培养美术类本科专业学生的艺术观念、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职业精神等方面,较之其他艺术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其思政教育功能应引起重视。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传授“艺术概论”课程思政内涵,需要重构教学板块与教学内容,将其归纳为“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功能”“艺术的类型”“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四大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分析每一模块的思政内涵,提炼出本课程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规范,并依据艺术审美教育所具有的寓教于乐、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的特点,创新融入思政教育的时机与方式,综合运用问题引导法、案例教学法、比较法、课堂讨论法、研究式学习与翻转课堂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以及课外延伸学习法等,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参展参赛中检验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素养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3年03期 v.44;No.197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美术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与行

    凌春迎;

    “艺术概论”课程在系统培养美术类本科专业学生的艺术观念、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职业精神等方面,较之其他艺术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其思政教育功能应引起重视。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传授“艺术概论”课程思政内涵,需要重构教学板块与教学内容,将其归纳为“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功能”“艺术的类型”“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四大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分析每一模块的思政内涵,提炼出本课程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规范,并依据艺术审美教育所具有的寓教于乐、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的特点,创新融入思政教育的时机与方式,综合运用问题引导法、案例教学法、比较法、课堂讨论法、研究式学习与翻转课堂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以及课外延伸学习法等,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参展参赛中检验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素养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3年03期 v.44;No.197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汉英口译学习者语块转换机制的实证研究

    郑宇帆;王迪;

    基于语块认知构建机制,通过实验对不同水平的口译学习者在汉英口译过程中语块使用的整体趋势和特征进行考察,实验结果显示,语块转换的实质是认知概念系统和表征的相互转换。高水平学习者由于受母语体系制约小,同时二语的词语存储有效信息多,语块的组成产出能力强。该研究为二语习得中如何人为地丰富子语言系统对概念的表征方式,进而增加对概念多样化语境应用的适应性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44;No.197 112-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汉英口译学习者语块转换机制的实证研究

    郑宇帆;王迪;

    基于语块认知构建机制,通过实验对不同水平的口译学习者在汉英口译过程中语块使用的整体趋势和特征进行考察,实验结果显示,语块转换的实质是认知概念系统和表征的相互转换。高水平学习者由于受母语体系制约小,同时二语的词语存储有效信息多,语块的组成产出能力强。该研究为二语习得中如何人为地丰富子语言系统对概念的表征方式,进而增加对概念多样化语境应用的适应性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44;No.197 112-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落实与把握

    陈凤兰;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关乎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实施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应以英语教材为载体,落实好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等方面教育内容,把握好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升育人实效。

    2023年03期 v.44;No.197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落实与把握

    陈凤兰;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关乎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实施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应以英语教材为载体,落实好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等方面教育内容,把握好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升育人实效。

    2023年03期 v.44;No.197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