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研究

  • 两宋时期福州刻书考略

    方彦寿;

    宋代福州刻印"三藏",其中佛教二藏属于民间寺院刻本,而道藏则是官刻。其后,福州刻书基本沿着民间私刻与官刻两条线路发展,其中官刻略占上风,而罕见书坊刻书。仕宦在外的福州人氏在外省刻书,与南方各省区的刻书形成了交流与融合的各种可能,促进了南方各省刻书业的共同发展。这是有别于此前学界普遍将闽人在外地刻书与福州本地刻书混为一谈的研究结论。

    2014年03期 v.35;No.143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 明代建阳书坊刊刻小说之概况

    涂秀虹;

    福建建阳是宋元明三代的刻书中心之一,在明代刊刻了大量小说,尤其以万历年间为小说刊刻高峰期。明代建阳书坊的小说刊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语体选择以白话小说居多,题材类型多集中于讲史、神魔、公案,版式多为上图下文。

    2014年03期 v.35;No.143 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明代建阳书坊主余象斗小说刊本研究评述

    缪小云;

    余象斗是明末建阳最富盛名的书坊主,其刻书之多,持续之久,流传之广,堪称明代书坊主之冠,其通俗小说的刊刻更是功绩突出,推动了明末通俗小说的发展。20世纪以来关于余象斗小说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颇多。余象斗之所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书坊主,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余象斗所刊刻的小说刊本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014年03期 v.35;No.143 24-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黄裳与《万寿道藏》在福州的雕版

    许起山;

    宋徽宗政和年间在福州雕版的《万寿道藏》,是当时最大的一部《道藏》,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部雕版的《道藏》。其规模之大、校定之详、刊刻之精、刻成之速,不仅在当时,即便在后来的历次《道藏》修造中也是罕见的。而其雕版的直接主持者黄裳,对这部《道藏》的成功雕版可以说是功不可没。黄裳本人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也是他圆满完成监雕这部《道藏》的重要原因。

    2014年03期 v.35;No.143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政治学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观

    陈冬;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其均有过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思想,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坚持并丰富发展了集体主义思想。

    2014年03期 v.35;No.143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邓小平舆论宣传思想略论

    陈一收;

    邓小平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改革、发展、稳定"的三大主题,赋予党的宣传舆论工作新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邓小平明确要求舆论宣传要成为国家安定的思想中心,坚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党性原则,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作为基本任务,坚持用事实说话、用道理论证,始终把社会效益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最高标准和活动准则,努力推动舆论监督朝着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舆论方向发展。

    2014年03期 v.35;No.143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传播“中国梦”与避免国际话语陷阱辨析

    吴贤军;

    "中国梦"是中国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提出的最重要的国家话语,恰当地传播"中国梦"将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改变国际舆论对中国议题的认知和态度。然而,威胁论、霸权论等等论调极有可能成为笼罩"中国梦"的阴影,挥之不去。在现有的国际话语体系下,对于"中国梦"话语可能产生的若干政治误读,结合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理论并提出对外阐述"中国梦"的合理策略和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2014年03期 v.35;No.143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教育学

  • 高校管理现代化与管理队伍专业化研究

    孙萍;

    当前,高等学校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除了体制性原因之外,还与管理者的素质、观念、能力、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为解决这些问题,造就专业化的高校管理队伍,就必须在把握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推行现代大学制度、实行专家治校的同时,培养职业化的专门管理人才。

    2014年03期 v.35;No.143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 基于IEO模型构建高校通识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刘明聪;

    通识教育的开展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对高校通识教育能力进行科学评价,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将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引方向。以奥斯丁IEO模型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结构,提出构建高校通识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对提高人才产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3期 v.35;No.143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 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及启示

    林文;

    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对大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通过对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现状、独特之处、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提出对大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2014年03期 v.35;No.143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 台湾地方政府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及对大陆的启示

    游漩;杜嵩泉;

    推动社区教育发展,政府、社会、居民都是主体,其中政府不仅是社区教育的推动者,而且也是社区教育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社区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政府、社会、居民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台湾地区开展社区教育较早,其运作方式与大陆地区存在截然不同的特点,主要是政府在社区教育产生、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差异。由于文化共同,台湾经验对于大陆是值得借鉴的,也能对大陆社区教育的发展有所启迪。

    2014年03期 v.35;No.143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语言学

  • 从译文可接受性的角度论体育专业术语翻译

    史玄之;

    体育专业术语是体育工作者理解国际体育规则、查找专业体育文献、进行体育新闻报道、切磋体育技艺的基础,具有单义性、简洁性、普通词表特殊义、专业性、系统性等文本特征。从术语学和接受美学研究视角分析,译者在翻译体育术语时,应将术语形式与内涵的可接受性作为首要的翻译标准,弥补英汉体育术语中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差异,灵活运用音译法、直译法、注释法、借译法、意译法和零译法等多种翻译方法,准确完整地翻译体育专业术语的词义。

    2014年03期 v.35;No.143 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 基于意向图式的多义介词on的空间隐喻认知

    林殷;

    空间概念是人类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也是人们认识社会表达各种认知成果的基础。据Brown和LOB语料库统计,空间介词on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中的重要概念,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来剖析介词on的空间原型义,及其在进行跨概念域转用时的隐喻映射过程,是符合人们跨概念域认知世界的过程。

    2014年03期 v.35;No.143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微博的会话结构和话轮转换研究

    卢晓静;

    微博会话作为一种独特的互联网语言形式,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近年来已逐渐成为重要的网络会话模式。微博会话是日常语言表达方式在微时代的新发展,带有新特点。相对于日常口语会话,微博文本在话轮、话轮转换和会话结构方面具有其独特性。将微博会话纳入话语分析理论的框架下,将拓宽传统会话分析的领域。

    2014年03期 v.35;No.143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艺术研究

  • 平面设计与书法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融合

    吴真;

    在当代视觉传媒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发掘地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书法作为我国一项传统文化艺术,一直被视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平面设计是现代商业文化的产物,它对现代文化、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及两者在文化精神上的融合,是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在当代拓展的重要方式。

    2014年03期 v.35;No.143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 中国漆艺的发展脉络及其价值

    颜路明;

    中国漆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漆艺的源头,对世界漆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有着"气韵生动的线"、"精彩绝艳的色",是"宇宙生命的象征"和"上古东方的现代派绘画";有着极强的防水、防蛀、防腐和装饰的实用价值。她品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2014年03期 v.35;No.143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 文化创意产业下传统工艺品的设计——以福州漆工艺品为例

    陈捷;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下,传统工艺品需要进行再设计,通过市场的重新定位、文化属性的导入、多元化商品分级、商品生活化的强化、跨界设计的引入、新型材料的运用、市场化品牌的包装等一系列举措,传统工艺才能得到更好地推广。

    2014年03期 v.35;No.143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 丰富多样的李耕题画诗类别探讨

    凌春迎;

    李耕是我国近现代中国古典人物画大师,其山水花鸟画亦精。其画作多继承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传统,画作数量巨大,且多有题诗,诗歌类别丰富。从绘画题材看,其人物画题诗包含题高士画诗、题仕女画诗、题佛道人物画诗、题平民画诗;山水画题诗主要表现的是其家乡仙游的名山、溪流;花鸟画多具有吉祥寓意;从诗歌语言形式看,李耕的题画诗包含四言古诗、五言古诗、格律诗等;从诗歌来源看,李耕的题画诗多为自创,有时直接引用前人诗句题于画中而自出新意。

    2014年03期 v.35;No.143 11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高教管理研究

  • 导生制在现代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叶汶坤;

    现代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心理调适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教育和引导。导生制作为现代大学生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在引导和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协助辅导员做好日常教育及管理工作,加强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优良的学风和班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导生制的有效实施能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2014年03期 v.35;No.143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 论高校文化载体建设——以闽江学院为例

    林守珠;

    文化赋予大学生生不息之生命力,大学赋予文化无穷无尽之繁衍力。因而,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又被赋予"文化传承创新"的第四大功能。闽江学院校园文化载体的创设,实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学校精神文化培育、行为实践培育、创建良好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优秀成果、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计划,促进了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2014年03期 v.35;No.143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高校低碳校园建设初探

    贺金萍;王国栋;

    基于推进节能减排目标提出的低碳校园,是促进绿色校园建设,推行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对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的意义、原则和基本内容的全面分析,提出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技术保障体系,对高校低碳校园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2014年03期 v.35;No.143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 主编寄语

    赵麟斌;

    <正>"书棚到处贪翻刻,俗本麻沙遍学堂。"宋明以来,福建一直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地区,刻书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流传之广,为全国之仅见。刻书业的繁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福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达,也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时至今日,福建刻书的文化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研究价值亦与日俱增。本期闽文化栏目,以福建刻书为专题,研讨了福州、建阳地区的刻书情况。《两宋时期福州刻书考略》一文介绍了该时期的福州"三藏"刻本(既有官刻,也有私刻)。

    2014年03期 v.35;No.14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 “闽文化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正>《闽江学院学报》是一份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一贯秉持"倡百家争鸣,重理论创新,造大学气象,扬时代精神"的办刊宗旨,以"地方小特色,学术大视野"为精神指导,具有鲜明的学术品格和地域特色。经过数千年发展衍化,牢牢植根于八闽土壤的闽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和域外文化的碰撞,与一水之隔的台湾等地有着密切的地缘、血缘关系,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

    2014年03期 v.35;No.143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