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研究

  • 深化闽都文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陈祖武;

    在闽都文化长足大进的基础上,深化其研究的建议有三点:一是开阔视野;二是整理文献;三是弘扬闽学。归根结底,就是以人为本,努力构建闽都文化的传承体系,使其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2013年04期 v.34;No.138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闽都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赵麟斌;

    由于长期作为八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福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称之为闽都文化。近年来,学术界对闽都文化的研究日益活跃,对其概念的界定问题也展开了论争。闽都文化的研究总体而言起步较为缓慢,随着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的成立,闽都文化研究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外,政府的支持也促进了闽都文化的开发,这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及资源的挖掘与深耕。除了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外,闽学、海洋文化、闽台关系应是今后闽都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

    2013年04期 v.34;No.138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论明代福州三卫之设与闽都文化之建

    彭勇;

    福州城的左、右、中三卫,设置于明初,其主要职责是防海备倭。卫所的官员和士兵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散居在福州城及附近府州县境,是福州人口的组成部分之一。卫所在其职责运行、群体构成、家庭形态和经济生活等方面对福州的海洋文化、基层社会组织和民风民俗等社会文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2013年04期 v.34;No.138 8-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闽都文化与晚清思想开放

    郑大华;

    一部晚清思想史,也就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而闽都文化在晚清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林则徐是晚清"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对于晚清思想开放的启动有引领之功;徐继畬的《瀛寰志略》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介绍,成了晚清民主思想的源头活水;严复系统地介绍进化论,为晚清的思想和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晚清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之一。除林则徐、徐继畬和严复外,还有许多福州人、或虽籍贯不是福州但长期在福州工作(或为官或经商)和生活、深受闽都文化影响的人,也为晚清思想或社会的开放做出过重要贡献。

    2013年04期 v.34;No.138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 闽都文化在琉球

    陈硕炫;谢必震;

    在长达四百余年的福州与琉球的关系史中,闽都文化通过册封琉球使团、来华琉球进贡使团、闽人三十六姓以及来华琉球留学生等途径传入琉球,并在琉球国内广泛传播,对琉球社会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手工工艺、园林建筑、教育医学、民俗信仰、生产科技、饮食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促进琉球社会繁荣进步的重要因素。

    2013年04期 v.34;No.138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经济学

  • 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

    潘长风;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这种热点话题也一直备受关注。为此,我国政府连续出台了多项房地产调控措施,但效果都不太显著。分析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探讨其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可以进而展开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管控的相关研究。

    2013年04期 v.34;No.138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系研究

    颜璟;

    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部署以及资本市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都要求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这是为确保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而提出的新要求。分析英美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系变迁与启示,我们发现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存在多头监管,职责混乱,并且缺少统一的监管法律,管制机构权力冲突,注册会计师协会自律监管缺位等现象。要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系,应进一步理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确立"中注协"的独立地位,加强会计事务所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等。

    2013年04期 v.34;No.138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吴光忠;胡世明;

    会计信息失真是世界各国力图解决的重大问题。迄今为止,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仍是不争的事实,它不仅影响到相关者的利益和决策,而且影响到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其成因主要源于委托代理制的缺陷、业绩评价体系不科学、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银行人员职业判断存在偏差等内因,以及产权不明晰、政府干预形成包袱、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不完善等外因。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适合商业银行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外部监督的协调与力度;加强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养等。

    2013年04期 v.34;No.138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 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信息协同演化博弈分析

    刘雪萍;

    通过信息协同,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能有效改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赔付率,实现经营稳定与财政可持续。双方的信息协同是一个重复博弈的动态演化过程,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协同行为,构建双方信息协同的动态复制方程和复制相位图,有助于识别、维护能激发、促进、保障双方信息协同持续稳健运行的主客观条件,构建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2013年04期 v.34;No.138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 “村改居”物业管理良性发展的路径

    章月萍;

    "村改居"—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是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推进"村改居"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过程中,由于居民缺乏消费意识和法律观念、物业公司收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引进难等问题,影响了物业管理的绩效。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建立配合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运作机制;加强监督指导,建立评价机制。

    2013年04期 v.34;No.138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政治学·法学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公众参与

    吴喜双;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但也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众素养,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公众生态权益,促进行政决策民主化。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公众参与的制约因素,我们应从制度层面、意识层面、组织层面提高公众参与的水平。

    2013年04期 v.34;No.138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赖隹文;

    在众多的监督形式中,舆论监督以其主体和受众的广泛性对促进司法权的公正行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舆论监督确实存在越界行使、不当行使的问题,使两者产生冲突,干扰司法权的独立和公正行使,致使舆论监督异化为舆论审判,进而损害司法公正。司法权的特质决定了两者存在平衡的基础,而两者平衡又依赖于观念层面的建构和实践层面的把握。

    2013年04期 v.34;No.138 59-6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 我国公司型基金的设立及其立法

    黄文树;

    随着我国金融投资行业的蓬勃发展,引入公司型基金将是我国金融投资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利益因素和立法因素,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并未采用相对公平合理的公司型基金形式,而是采用契约型基金形式。为扩大投资基金规模,增加投资基金品种,满足投资者个性化的投资需求,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金融投资行业的健康发展,应当借鉴国外发展公司型基金的经验,加快公司型基金的设立,完善相关立法。

    2013年04期 v.34;No.138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 《物权法》之预告登记制度探微

    郑学勤;

    我国《物权法》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对预告登记制度加以确立,但立法过于笼统。文章通过对《物权法》中预告登记制度的适用范围、形式要件、效力及失效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实施预告登记所需要完善的细节问题,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预告登记制度。

    2013年04期 v.34;No.138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历史学

  • 林森清廉操守探讨

    林友华;

    素有"平民元首"美称的林森非常注重清廉自律、以身作则,在衣食住行方面始终刻苦自励,过着克勤克俭、清心寡欲的平民化简朴生活;但在"节约献金"、慰劳抗日将士、扶持教育等活动中则慷慨捐资捐物。林森十分重视政风建设,把"国利民福"作为从政的宗旨,将"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视为当官的本分,要求官员保持一份宁静恬淡之心,不谋私利;当好公仆,关心民众疾苦,维护民众利益,并谆谆告诫属下和亲族要作勤政廉政的表率。尽管林森也难以遏制国民党内部的奢侈腐败现象,但他俭以养德、清正廉洁的思想情操依然赢得世人的赞颂。

    2013年04期 v.34;No.138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 清代科举宾兴对基层地方社会的影响

    毛晓阳;

    随着清代科举宾兴在各地的普遍设立,这种专门为科举考生而设立的教育公益基金对基层地方社会的影响也日益深入。一方面,人们日益将捐设宾兴的行为媲美于宋代范仲淹捐建宗族义庄的义举,并进而认为其施惠范围较之宗族义庄更为广泛,故而也便更为难能可贵。有些家族甚至将原本用于宗族祭祀的族产捐为科举宾兴的资产。另一方面,地方士绅推举代表、值年轮管宾兴资产的管理方式逐步取代清代中前期的官府、儒学教官对科举宾兴资产的直接控制,也为清代基层社会"公共领域"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实践场所。

    2013年04期 v.34;No.138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 福州近现代妇女运动述论

    蔡爱丽;

    福州近现代妇女运动波澜壮阔。它的发轫深受西方女权主义影响,它的发展离不开福州近现代女子教育的发展,更离不开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它是与民族、民主运动相结合的妇女解放运动,融入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主旋律,始终与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连,并成为近现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之一。

    2013年04期 v.34;No.138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新闻学·编辑学

  • 从“三我和谐”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刘伟;

    真人秀节目作为近些年备受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以其独特的真实性吸引着受众,但似乎难以走出同质化、娱乐化的困境。在广电总局下达"限娱令"之后,国内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纷纷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然而在这种尝试中,真人秀节目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构真人秀节目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研究节目倾向低俗化的失衡现状,从节目的价值导向、服务功能、媒体公信力及电视媒介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三我失衡"的危害,可以从"三我和谐"的平衡中探索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模式。

    2013年04期 v.34;No.138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 编辑改稿:“小题”还须“大做”

    武文茹;

    编辑改稿是对稿件进一步优化的过程,需从文稿内在的思想价值和外在的语言表达上进行全面把握;编辑改稿的最佳境界不仅是要"改对",还应该"改好",使其思想内涵得以升华;要走出观念误区和行为误区,避免"漏过错误"和"改正为误";要坚守"改必有据"的原则,明确编辑的权限、责任和义务,对作者、读者、社会和历史负责。

    2013年04期 v.34;No.138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论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陈小诗;

    地方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前沿知识和先进理念的重要阵地。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学报,尤其是社科学报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即稿件内容缺乏新意,栏目建设毫无特色,未能彰显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相较于其他优秀的学术期刊而言,竞争力明显不足。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化道路,并实现刊物的可持续发展,焕发出璀璨的生机,是今后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2013年04期 v.34;No.138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艺术研究

  •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音乐内涵解蔽

    吴金华;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充满了悲剧性色彩,作品优美悲伤的歌调、甜蜜柔美的抒情、轻盈华丽的炫技、灿烂丰美的热情、戏剧化的急板以及悲剧性的结尾都极富叙事性特点,而其中的民族性、英雄性与悲壮性更是作品所潜藏的深刻音乐内涵。

    2013年04期 v.34;No.138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 福列艺术歌曲中的古典风格探究

    方春月;

    福列被誉为"法国艺术歌曲之王",在艺术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身处在浪漫主义时期,但在其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常常出现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贯穿始终的法国音乐传统,创作技法中的古典音乐元素以及钢琴伴奏中所使用的古典音乐元素。因此,他的音乐是根植于古典的。

    2013年04期 v.34;No.138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 包装设计与福州漆工艺的融合

    陈捷;

    中国的包装设计一直以发扬民族传统特色为主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本土的包装设计逐渐与国际接轨。为了积极推动福州传统工艺漆器的产业化发展,将其与包装设计相结合,意在重视对传统包装的了解与运用,结合漆器工艺优势,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也为地方特色工艺的传承创造良好的条件。

    2013年04期 v.34;No.138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 基于漆画的时代特征与精神性的思考

    邹红;

    漆画是在传统漆器装饰艺术基础上产生的新兴艺术门类。通过梳理中古时期、明清近代,乃至当代中国漆艺术发展轨迹,可以展示漆器、漆画一脉相承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后,国门开放,信息畅通,使中国漆艺术界呈现出流派纷呈、人才辈出的新局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精神文化的多元性。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当代的中国漆画的源头仍归属于古老的漆艺术,创作者应在此基础上,坚持传统功力的修炼和与时代精神结合,才有可能创作出成功的漆画作品。

    2013年04期 v.34;No.138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 闽台两地现代艺术设计美感取向之比较

    池晗;

    近年来,福建的艺术设计业发展迅速,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此同时,台湾的设计也进入较为规范、成熟,并向外拓展市场的发展阶段。借鉴台湾在设计美感创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福建设计的创意水平、加强两岸的交流与融合均具有重要意义。对比闽台两地在艺术设计的美感取向方面的差异,可以看出两地艺术设计美感融合的趋势。

    2013年04期 v.34;No.138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高等教育研究

  • 试论“福建精神”与福建高校文化建设

    林守珠;蔡炎辉;

    "福建精神"既反映了福建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它是福建高校文化建设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和形象标签,丰富了福建高校文化建设的时代内容。福建高校文化建设应以"福建精神"为宏大背景,以校园精神的重塑、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基础建设新高地,让"福建精神"发挥引领作用,在师生的知行中生根、开花、结果,为福建高校文化发展提供丰实的心灵颐养,成为牵引福建高校发展的持久动力。

    2013年04期 v.34;No.138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 大学生思想品德互动教育探究

    路琴;

    基于互动理论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以需求契合,达到共生共享;视域融合,达到理解共识;角色重构,达到平等互信;语境同构,达到共鸣和谐为目标价值诉求。通过师生平等互动、生生和谐互动、双课堂和谐互动、环境多元互动和虚实健康互动,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互动教育模式,实现对传统模式的超越。

    2013年04期 v.34;No.138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 中美大学生就业现状比较与启示

    陈莹;

    当下,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日益重视,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完善和发展,通过对就业形势同样严竣的中美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大学在就业服务方面的经验,提高中国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水平。

    2013年04期 v.34;No.138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 主编寄语

    赵麟斌;

    <正>盛夏,窗外蝉鸣,酷热难当。榕城,流火岁月,激情人间。闽谚云:"大暑荔枝小暑鲎。"每到此季节,南国鲜红的荔枝就会大量上市,成为席上之珍品。"荔枝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自宋朝始,福州西禅寺的"宋荔"就已闻名遐迩,众多名家慕名沓来,以诗会友,啖荔吟唱。宋端明殿学士蔡襄、抗

    2013年04期 v.34;No.13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闽文华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正>《闽江学院学报》是一份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一贯秉持"倡百家争鸣,重理论创新,造大学气象,扬时代精神"的办刊宗旨,以"地方小特色,学术大视野"为精神指导,具有鲜明的学术品格和地域特色。

    2013年04期 v.34;No.138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