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研究

  • 严复教育救国思想再认识

    薛菁;

    严复是近代中国教育救国论的先驱,独特的求学背景是其教育救国思想形成的基础。其以译书为媒介倡扬教育救国的思想,以"三民"教育为救国之纲领,以学习西学、开展科学教育为救国之良方。其教育救国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影响至深,对当今教育改革、"科教兴国"仍不失借鉴作用。

    2012年06期 v.33;No.134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黄榦与南宋福州书院教育

    方彦寿;

    为了将朱子学发扬光大,黄榦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难困苦的道路。他在福州书院、庙宇和民居的教学实践和对朱子学的执着传播,可谓前无古人,他因此成为福州历史上唯一入祀孔庙的理学家。他把朱子理学传播到福州,使福州成为后朱熹时代又一理学中心,并为清前期福州成为全省的书院文化教育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2年06期 v.33;No.134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 鳌峰书院与清代福建理学的复兴

    许维勤;

    清代福建理学复兴,具体表现为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学术传统形成和大批杰出人才的出现,而鳌峰书院的创办是其契机。鳌峰书院之成功,是地方政要与福建学人持续努力的结果。书院学术曾经历重宋学、重汉学、倡实学的变化,但始终贯彻注重人格养成、学行并重的主线,给福建知识界和社会风气带来重大影响,先后培养出许多杰出的经世人才,弘扬了朱子理学"躬行践履"的实践理性精神,并表现出有利于与近代文化相衔接的开放性品格。到了近代,福建知识界和教育体系比较顺利地实现从传统到近代形态的转变,知识精英活跃于全国舞台,这种现象与鳌峰书院所承载的实践理性品格不无关系。

    2012年06期 v.33;No.134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陈天尺生平著述考

    张晓燕;王汉民;

    陈天尺(1878-1944),晚清民国时期福建著名的文人、学者、医生。他生平经历丰富,年轻时从政,中年悬壶济世,著述颇丰,有戏曲、小说、诗文、杂著多种,还发明了丸药"胃金刚"、"肥儿丸"等,在当时文学界、医学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012年06期 v.33;No.134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经济学

  • FDI与福建省GD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许莲凤;张和荣;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FDI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FDI的流入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普遍认为:FDI带来的资本及其外溢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增长。福建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是一个很值得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文章结合经济增长理论相关知识,通过Eviews软件研究FDI与GDP的内在联系,以此来分析FDI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福建省如何有效利用外资提出相关的对策。

    2012年06期 v.33;No.134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 福建重点出口商品基地转型升级亟待产业链整合

    谢琼;方霞;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外贸凭借出口导向的外贸政策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展迅速。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危机的冲击与我国乃至福建省外贸出口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不期而遇,众多出口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切实困难,产业步入调整与阵痛并存的周期。福建外贸面临转型升级的关口,产业链整合是福建实现外贸转型升级、产业优化的重要途径。

    2012年06期 v.33;No.134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 海西发展视角下台资企业劳动关系探讨

    张妍芳;

    海西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台资企业的劳动争议案件也日益增多。福建省台资企业员工对台资企业不满的因素主要有四点:成本控制严、工资待遇不高;看不起大陆员工、人文关怀少;管理严苛、等级森严;劳动强度大、经常加班。通过对这四点原因进行分析,从劳动关系的三方入手,探讨改善台资企业劳动关系的对策,为海西经济发展奠定和谐的社会基础。

    2012年06期 v.33;No.134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 动态能力与运作能力之间模糊边界分析

    林萍;

    通常认为,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短时期内促成大量变化的能力才叫动态能力。但实际上,动态能力与运做能力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促成逐渐变化以及非剧烈环境下的能力实际上也是动态能力。在未来的研究中,既有动态能力又有运作能力的二元能力更值得我们关注。

    2012年06期 v.33;No.134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汤显祖戏曲研究

  • 主持人的话

    邹自振;

    <正>汤显祖戏曲是我国乃至世界戏曲史上的杰作。四百年来,汤显祖研究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01年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为"人类口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汤显祖戏曲作为昆曲的代表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汤学研究业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2012年06期 v.33;No.134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 共攀桃李出精神——《紫箫记》述评

    黄仕忠;陈旭耀;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传奇处女作《紫箫记》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虽然该剧还不是一部成熟之作,但其思想与艺术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剧作家的才华。因此,要全面认识并评价汤显祖剧作的成就,还必须关注剧作家的这部发轫之作。

    2012年06期 v.33;No.134 44-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 我辈钟情似此——《紫钗记》述评

    周秦;刘玮;

    《紫钗记》是汤显祖"临川四梦"的第一梦,是他传奇创作步入成熟期的开始,也是作者借戏曲创作弘扬其"至情"之论的先声。本文是《紫钗记》评注的一部分,从其对唐传奇《霍小玉传》的改编入手,着重探讨该戏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取得的成就,兼及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与局限。

    2012年06期 v.33;No.134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述评

    邹自振;董瑞兰;

    "世间只有情难诉",是汤显祖文学思想与《牡丹亭》创作主题的高度概括。作者倾其心血,塑造了一个强烈地热爱自由、热爱生命、向往爱情的艺术形象杜丽娘。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创造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

    2012年06期 v.33;No.134 53-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 普天下梦南柯人似蚁——《南柯记》述评

    胡金望;吕贤平;

    汤显祖《南柯记》根据唐传奇《南柯太守传》敷演而成。它通过梦幻的形式,描写了封建社会功业与婚姻两大人生主题,反映了为实现传统人生价值观所经历的豐富多彩的世情。剧作集中体现了作家的思想感情,富有鲜明的创作特色,深刻表现出晚明社会的现实图景,艺术化地否定了封建正统的人生价值观,寄寓着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探索,从而使该剧在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2012年06期 v.33;No.134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 举世方熟邯郸一梦——《邯郸记》述评

    王德保;尹蓉;

    《邯郸记》借吕洞宾点化卢生的故事,反映了明代中晚期科举制度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剧本语言简练,结构紧凑,排场安排合理。明清时期在舞台上演出频繁,其演出具有特定的宗教文化内涵。

    2012年06期 v.33;No.134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语言学

  • “文学圈”模式与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吕旭红;

    英语专业大学生缺乏思辨能力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应引起教育界足够的重视。"文学圈"教学模式能从多方面促进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

    2012年06期 v.33;No.134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 英语专业双学位学生写作元认知策略的介入性研究

    王幼琨;

    元认知策略是是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及评估等方法对认知过程进行自我管理的策略,有效使用元认知策略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介入性培训,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国内的研究仅针对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未有对英语专业双学位学生的介入性研究。本文对57名英语专业双学位学生进行一学期的写作元认知策略培训,定量分析显示,学生的写作成绩得到提高,同时运用写作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也增加了;定性分析显示,元认知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写作方面自主学习意识。

    2012年06期 v.33;No.134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 关于规范公示语英译的思考——以福州市区主要景点为例

    林亦园;

    规范的公示语翻译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也是其人文环境建设完善的体现。福州市公示语的英译已日趋规范,但仍存在许多错译、误译的现象。鉴于此,我们可采取加强对公示语英译的管理,提高翻译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公示语英译的规范性来提升福州这座省会城市在对外交流中的形象。

    2012年06期 v.33;No.134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 英语商务信函中的情态隐喻探析

    陈曦蓉;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作为一种人际语法隐喻,情态隐喻通过合理地调配语法资源来建立和协商人际关系以帮助语篇实现交际目的。情态隐喻在商务信函中能起到突出主观看法以显示礼貌性、强调断言的客观性以增加说服力、委婉提议以维护对方的面子以及语篇衔接的语用功能,写信人在利用情态隐喻手段实现商务信函人际功能的同时也有助于达到其交际目的。

    2012年06期 v.33;No.134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 《灿烂千阳》女性文化的解构分析

    戴海英;

    旅美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灿烂千阳》讲述了一位阿富汗女性的命运抗争历程,她不仅承受战争带来的困苦,更要忍受来自男权的压迫,她对命运的抗争诠释了解构主义对于男性/女性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文章从主人公玛丽雅姆的生命历程及其对男权的抗争入手,以解构理论为视角,结合女性主义知识论,分析其对男性权力由崇拜到怀疑以致否定的发展过程,论述了模式化、固定化女性形象的颠覆和追求新地位、新命运的新阿富汗女性文化的产生。

    2012年06期 v.33;No.134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旅游学

  • 旅游解说系统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林丹;

    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诸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的使用功能、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以福州熊猫世界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提取游客对旅游解说系统的评价因子,分析游客对旅游解说系统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福州熊猫世界解说系统的总体满意度一般,其规划和设计的改进应该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

    2012年06期 v.33;No.134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 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吴琳萍;

    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结合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从生态旅游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三方面构建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从而为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提供依据。

    2012年06期 v.33;No.134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艺术研究

  • 音乐鉴赏的美育功能与实践

    刘淘;

    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音乐鉴赏课程的设立是实现音乐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为非音乐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精神引导和智力支持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刻认识音乐鉴赏所具有的美育功效,探索音乐鉴赏课程的授课手段及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2年06期 v.33;No.134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 奇观电影与奇观电视的两种审美视阈

    廖建国;

    视觉时代,奇观电影已成为电影的另一种审美范式。但它是否将同样具有奇观电视(自然纪录片)纳入这一审美视域,自然纪录片奇观性又有哪些自身的特点,文章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比照和论述。

    2012年06期 v.33;No.134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 现代商业插画在包装设计中的演绎

    罗芳林;

    现代社会精神世界需求不断提高,现代商业插画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突出的表现,在包装设计中的发展也不例外。商业插画显著的视觉特征在包装设计中受到了广泛的喜爱,提高了商品的艺术性与精神享受。

    2012年06期 v.33;No.134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 多感设计在招贴中的应用与表达

    陈捷;

    时代的进步需要招贴发展与转变,招贴已由单纯的视觉感知向多种感知综合体验的方向发展。通过多感设计的融入强化了招贴信息的构筑,增强了信息受众者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多感设计意识的导入逐渐成为招贴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代先进的印刷工艺给予招贴多感设计不同的表达方式,时间和空间成为招贴多感设计的表达途径。多感设计的应用与表达已成为探索招贴发展新的思路与方向。

    2012年06期 v.33;No.134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教育学

  • 高校教育管理重在以人为本、权利为基

    郑宽衡;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高校教育管理重在以人为本、权利为基,权利意识缺失是高校教育管理不容忽视的问题,倘若不引起重视,将导致教育价值观的偏差。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应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理念,以师生为管理的主体,保障其权利;建立教师与学生平等尊重的教育管理机制;健全以权利为核心的服务教育管理制度和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2012年06期 v.33;No.134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 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素质教育——以闽江学院为例

    郑新胜;

    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寻找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对于加强素质教育,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实现文化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06期 v.33;No.134 123-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 闽都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赵君尧;

    区域文化资源日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运用闽都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内容和优势所在,也是大学生将来就业文化竞争的基础。通过对闽都文化资源的类型及特征的了解,掌握闽都文化中最突出的思想教育文化资源和价值,以其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一定能够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空间,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色体系。

    2012年06期 v.33;No.134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刘昌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和使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新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图文声像并茂的传播特点,在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样的传播途径、更丰富的信息内容、更多元的校园文化的同时,也面临传播方式可控性弱、传播内容良莠不齐、冲击主流文化的问题。面对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和挑战,大学应通过创新主流文化的引领思路,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加强网络监控引导,培养新媒体素养,关注网络诉求解决等方式,积极构建和谐繁荣的校园文化。

    2012年06期 v.33;No.134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 探索健康城市发展的新思路——以福州市为例

    杜微;

    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彼此区别又互相联系,两者根本性一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健康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健康城市建设是福州卫生城市建设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卫生城市"到"健康城市"的发展趋势,是福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2年06期 v.33;No.134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