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研究

  • 严复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李红岩;

    严复分析内治与看待外患,均从当时世界战略格局的大势或中外国家关系出发。他是当时中国最具有国际眼光的战略观察家之一,从不单纯立足于中国的内部因素来论中国。国际的视野、长时段的历史维度、软实力的开掘方向、走向世界的制度设计、自由与富强的未来引领,是严复在甲午至戊戌时期明显的思想特征,也贯穿于其一生之中,具有很强的现实启发性。

    2012年03期 v.33;No.13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严复寻找富强思想再检讨

    马勇;

    严复原本只是北洋水师学堂教师,并没有表现出对公共事务的关爱。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严复人生道路,因为在战场上牺牲的海军将士,不是他的同学,就是他的学生。种种刺激使严复愤怒,痛定思痛,严复认为中国失败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强大,于是他向中国人转译天演理论,鼓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鼓励中国人只有大胆适应丛林法则,方有可能在弱肉强食的近代世界赢得胜利,赢得尊严与地位。严复原本应该像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那样对先前三十多年洋务新政进行检讨,然而他所宣传的丛林法则富强道路,实际上是在为洋务新政背书。这大约是严复没有想到的。丛林法则激活了传统中国最不待见的霸道政治,激活了唯利主义、功利主义,这对中国走上富强意义重大,但不必否认也有思虑不够周严的地方。

    2012年03期 v.33;No.131 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试论三坊七巷学人与台湾书院的发展

    徐心希;

    唐宋时期,福建士子学风大振,特别是入宋以来,福建更是人才辈出,这些知名学者中,有不少与三坊七巷有着不解之缘。三坊七巷历代,尤其是清中晚叶学者东渡台湾筹办书院、推广传统教育,为清代台湾书院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其中福州鳌峰书院严谨、创新的学风更是对晚清台湾各地书院教育影响深刻。

    2012年03期 v.33;No.131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鳌峰书院经世致用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肖满省;卢翠琬;

    鳌峰书院是福建清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清初程朱理学复兴的重要基地,对福建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强烈的"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不仅培养了众多的封建士子,更为中国向近代化转型作了必要的准备。

    2012年03期 v.33;No.131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李纲与福州天宁寺之考论

    郑淑榕;

    李纲生命的最后十年大多是在福州度过的,他曾寄身福州南台天宁寺,并创作了与天宁寺相关的作品。对于李纲的这段经历及其创作,有些研究者或语焉不详,或判断错误。通过研究考辨李纲寄寓福州天宁寺之始末、解读相关诗文、管窥此阶段李纲心境的变化,以李纲为介质,展示福州天宁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2012年03期 v.33;No.131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经济学

  • 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现实价值

    柯鸿芳;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货币理论是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我们通过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信用货币与世界货币论、货币发展规律论、货币职能理论的分析发现,要实现其现实价值,则应加大信用货币管理与加大货币使用的监管力度,防止泡沫经济产生;自觉遵循货币流通规律,提高社会货币利用实效性,提高社会货币化程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运用货币职能手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保持三大产业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2012年03期 v.33;No.131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内控目标演变及其对内控评价方法的影响

    马丽英;

    内控目标的演变历程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内控评价方法相应出现了以主观判断为主的简易评价、以综合计分法为手段的详细评价和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风险基础评价。从评价方法的优劣比较来看,风险基础评价是未来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方向,但我国目前适宜采用以综合计分法为手段的详细评价,必须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才能保证详细评价法顺利实施,实现评价目标。

    2012年03期 v.33;No.131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环境约束分析——以福建省煤炭资源为例

    刘叶志;

    以矿产资源经济承载力水平作为评价指标,构建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阐述生态环境承载力对其的约束机制,并以福建省煤炭资源为例采用情景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的高、中、低三种情景中,静态经济承载剩余年限分别为5.88年、6.21年和6.59年,动态经济承载剩余年限分别为9.81年、11.73年和14.80年,2008年的生态足迹为833.68公顷,2010年开始皆出现生态环境赤字,矿产资源承载力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基于实证结果,我们应当采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替代资源等提高矿产资源承载力的措施和建议。

    2012年03期 v.33;No.131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近代福州商品流通网络

    陈东;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福州的城市经济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以出口为导向的商品性农业兴起。福州成为闽江流域洋货和土货的集散中心,近代商品流通网络也逐渐形成。

    2012年03期 v.33;No.131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平潭建设海西经济先行区的综合优惠税制探索

    侯晓燕;

    作为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平潭的发展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经济政策支持,尤其是综合优惠的税收安排,更是平潭招商引资所必需的政策软环境,对于促进平潭的经贸发展、推动经济先行区地位的确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012年03期 v.33;No.131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政治学

  • 知识确证的困境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路径思考

    顾林正;

    知识确证是知识论的核心问题,其困境主要表现为知识的三元定义问题、知识的基础问题、无穷回溯与假设武断、循环论证等问题。知识确证的困境在于以旁观者的角度,在实用目标或人类兴趣范围之外去寻找知识确证的条件;在思维上过于注重理论理性,忽略实践理性;注重知识的无限性、普遍必然性,忽视知识的有限性、地域性。马克思主义实践确证路径为解决知识确证困境提出了的新思路。

    2012年03期 v.33;No.131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文本教育视野下青年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洪建设;

    青年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应然诉求,因此,必须加强青年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加强教育首先必须回归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之上,因此,建设符合青年干部实际的理论教育文本至关重要,其原则与方法值得探索。

    2012年03期 v.33;No.131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中国共产党危机治理能力的成熟与发展历程

    邹文通;

    政党危机作为世界性的现象,是一切政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长期执政的政党而言,这种危机更为严峻。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过渡,从传统型政党向现代型政党的转变,它经历着"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这些危机的存在注定了中国共产党起步之旅的曲折与艰辛。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在实践和理论上逐步走出幼稚的困境,须不断加强党的危机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2012年03期 v.33;No.131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党性修养的二律背反现象剖析及对策——以高校党员干部为例

    吴萍;

    以高校党员干部为例,运用"二律背反"概念对党员干部存在的党性修养问题进行探讨,剖析其现象背后的行为表现与内涵寓意。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对策在于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取向、磨砺工作作风等。

    2012年03期 v.33;No.131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中加法律比较研究

  • 主持人的话

    赵麟斌;

    <正>2011年7月23日,曾轰动于世的厦门远华大案首犯赖昌星被加拿大政府遣返回中国。中加双方在北京国际机场办理了有关交接手续后,我公安机关依法向赖昌星宣布了逮捕令。据2011年12月30日人民网报

    2012年03期 v.33;No.131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中加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张坚;

    加拿大是最早与我国进行刑事司法合作的西方国家,但由于赖昌星案件的负面影响,双边的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发展速度迟缓。目前,在两国的刑事司法协助制度中,有关引渡、移管判刑人以及犯罪资产分享等内容均没有任何涉及。因此,两国应当借鉴西方其他国家与我国签订相关协议的经验,加快上述三项内容的协商并签订条约,以完善中加两国刑事司法协助制度。

    2012年03期 v.33;No.131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中加刑事司法协助制度性障碍及解决对策

    景亚南;黄洪旺;徐华;

    当前,犯罪的国际性和跨国性需要国与国之间开展国际司法协助,但是我国在惩处外逃罪犯、打击跨国犯罪以及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面却存在着制度层面的障碍,中加刑事司法协助面临着同样的制度困境。开展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对指导中加刑事司法协助立法和司法实践,破除中加刑事司法协助制度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构建。

    2012年03期 v.33;No.131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中加刑事司法协助问题探析

    陈雄;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与此同时,跨国犯罪尤其是腐败犯罪正急剧增加,对犯罪分子进行审判将面临证据收集、利用、移交以及犯罪分子的跨国移送等国际层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多数情况下必须通过寻求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因此,处理腐败犯罪案件时,我们应该重视国际司法协助的运用,注意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03期 v.33;No.131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中国与加拿大引渡程序之异同

    林安民;

    根据我国与加拿大的引渡法,理论上可以直接进行引渡。但是,两国在引渡的条件、具体步骤与批准主体、引渡的临时强制措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故而对直接引渡产生了障碍。因此,应尽快签订双边引渡条约,为两国在打击跨国犯罪方面的合作奠定法律基础,以适应两国刑事司法合作的需要。

    2012年03期 v.33;No.131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文学

  • 《牡丹亭》出评(上)

    邹自振;董瑞兰;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清传奇的瑰宝,也是中国昆曲的第一代表作。鉴于《牡丹亭》问世四百年来尚未有人对剧作进行过每出详尽的评析(今人黄竹山评注本有每出"短评"、赵山林有选评本),我们不揣谫陋,试做"出评",欲通过微观的评析审视全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以表达我们对汤显祖和《牡丹亭》的理解与评价。

    2012年03期 v.33;No.131 10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东方文化传播的开拓者黄曾樾早期代表作探论

    黄娴;

    文学家黄曾樾早期在法国出版的学术代表作《老子、孔子、墨子哲学的对照研究》是一部重要的哲学专著,同时也是研究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文献。作者通过老子、孔子、墨子哲学思想的对照研究,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中国先秦哲学家同柏拉图、雷慕沙等西方名家学术思想的比较研究,促进中西文化的融通。由于该书是法文本,国内学术界对该书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2012年03期 v.33;No.131 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我带你去那儿》的成长主题与创作思想

    陈凤兰;

    欧茨的作品《我带你去那儿》是一部描写女性个体成长与自我生成的小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女性成长的关注和期待。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可分为"外出求学"、"经受考验"、"走向成熟"三大阶段,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体成长的人生历程和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充分展示了小说的个人成长主题,诠释了作者渴望女性走向成熟、完善自我的创作思想。

    2012年03期 v.33;No.131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艺术研究

  • 论张权美声唱法民族化之探索

    吴蔚;

    张权在美声唱法民族化道路上的探索主要包括:探寻字声间的联系与平衡,以达到准确地表情达意;融汇传统声乐艺术行腔和情感表现的技巧,使演唱富有民族韵味;继承传统声乐艺术的美学传统,形成内在含蓄、典雅真挚的演唱风格等。她的声乐艺术探索为民族声乐艺术走向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012年03期 v.33;No.131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闽台妈祖宫庙建筑装饰探究

    柯立红;

    闽台妈祖宫庙装饰包括宫庙建筑内外的装饰和宫庙整体环境的装饰。闽台妈祖宫庙建筑装饰主要有木雕、石雕、砖雕、泥塑、剪瓷雕、交趾陶、水车垛、绘画、书法匾额等工艺技法。妈祖宫庙建筑还有牌楼、戏台、影壁、碑铭、须弥座、藻井等装饰,其中也包括了色彩的装饰,妈祖宫庙建筑装饰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

    2012年03期 v.33;No.131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 生态视野下的商业广告设计

    林玉凤;

    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现代商业广告设计,是一种超越人类自身狭隘利益的价值思考,是可持续设计观的关键所在。生态商业广告设计必须是功利、审美和伦理的和谐统一,是广告设计商业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多维度体现,只有几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调整到最适合人的生存状态和可持续发展时,商业广告设计才可能是生态文明的。

    2012年03期 v.33;No.131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阅读经典与提高艺术表现力

    曹菲;刘妍;

    艺术院校作为艺术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着向社会输送高质量艺术人才的重任。近些年,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本来文化知识相对薄弱的艺术院校学生,越来越忽略人文知识的学习,这种现状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创作上艺术表现力的不足。经典著作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是对生命深层体验的结果。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提高会起到重要作用。

    2012年03期 v.33;No.131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主编寄语

    赵麟斌;

    <正>五月榴花照眼明,布谷声中夏令新。告别了南方多情的雨季,迎来这绿意盎然、万物生机勃发的初夏时节,我满怀赴京荣获"闽文化研究"名栏表彰的万分喜悦,激动之余,挥笔写下了实值纪

    2012年03期 v.33;No.131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