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纪阳;
从几类与群锥有紧密关联的群矩阵入手,构造了几类齐性复能析流形.这些流形包含了旗流形.
2006年05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赵麟斌;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精神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只有大力发展创新文化,才能不断丰富和拓展先进文化。继续着创新的足迹,新的一期自然科学版的《闽江学院学报》又和您见面了。本期的来稿中,不仅一如既往地收到许多优秀的数学、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方面的文章,而且在以往较少的机械、地理和实验科学方面,也不乏亮点。本期的《福州市土地利用分区及土地持续利用对策研究》就是这样一篇文章。该论文选用17个土地利用指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将福州市分为4个土地利用区,并提出各区土地利用区的主要方向及对策,对该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具有相当的参考借鉴价值。
2006年05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高敏;
给出了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精确行波解的代教法,利用此方法获得了非线性微分方程若干形式的精确行波解,并在计算机代数系统REDUCE上得以实现.
2006年05期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吴亭;
从系统工程可靠性出发,我们用一种新型的系统分析理论——集对分析,提出集对分析的二维联系数以及其性质,并利用二维联系数的性质探讨系统工程中串联与并联的可靠度的计算公式,从而比较简单方便地解决了系统工程中关于串联与并联的可靠性的问题.
2006年05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王宜洁;
利用指数型二分性和不动点原理研究广义Duffing方程x”+g(x)=h(t,x)周期解,只需要求g(x)在局部区域内为负,且h(t, x)有界这样较弱限制下,得到方程的周期解存在性的判别法.定理推广了已知结果,同时可利用该方法研究其它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
2006年05期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黄建吾;
讨论二次非线性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一般利用对角系统及指数型二分性通过压缩映射原理来实现,但在具体运用中,可能出现使用压缩映射原理条件要求较严格的现象.使用指数型二分性方法和Schauder不动点定理讨论一类二次周期系数微分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并给出具体解.该方法对条件的要求较低.
2006年05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陈翔;王明锋;
给出了jansian环的定义,等价刻画了jansian环上的余遗传挠对,证明了R-模范畴上所有余遗传挠对构成的集合R-Ctors在R是jansian环时是一个格,且在jansian环尺上,R-Ctors与R-Jan之间存在格反同构,引进了使M为挠模的最小余遗传挠对ξ(M)=∧{σ=(T,F)|σ是余遗传挠对,并且M∈T},并给出ξ(M)一些格上的性质.
2006年05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贤锋;
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反映矩阵的主要信息.文章通过建模实例介绍了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的应用.针对反映一组学生的各种能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借助主成分分析法的思想,用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属的特征向量的分量的大小顺序,给出这组学生按综合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序,并用数值方法,对各种组队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讨论.
2006年05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彭黎霞;
运用矩阵方法证明了Fibonacci数列的通项公式及Cassini公式,并对Cassini公式进行了推广,进而得到一个结论-由连续的m×r个Fibonacci数的k次方所组成的m行r列矩阵D m×rk,当r,m≥k+1,k=1,2,3时,矩阵的秩都为k+1.
2006年05期 42-4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徐斌;邱怡申;徐惠真;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是新一代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以及全光网络中光子交换的关键光电子器件.从调谐机理的角度出发,对各种典型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激光器谐振腔结构的不同,导致的调谐方法和手段的差异.同时,分析总结了国外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2006年05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池德汝;童昕;林新青;
利用弯曲振动法测取了纤维板的比动态弹性模量E/P、声辐射阻尼系数(E/P3)~(1/2)、声阻(Eρ)~(1/2)及(E/ρ)~(1/2)、Eρ等振动参数,并利用回归方法分析了这些参数与静曲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纤维板的声阻抗(或Eρ)为单变量与静曲强度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回归效果较好,可适用于纤维板静曲强度的预测.
2006年05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余尤好;
传统方法进行直流电源的谐波分析时,存在栅栏效应和频谱泄漏等现象,无法获取准确的谐波参数.为了提高谐波分析精度,这种专门的分析方法通过搜索寻峰,从高幅值到低幅值逐次求出各频率谐波分量参数,每求出一组参数就把该频率谐波分量从测量信号中消去,得出相当准确的结果.
2006年05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林文忠;杨建成;蒋建生;余朝琨;张祖曦;
提出电磁耦合的2输入DC-DC变换器电路结构,对该电路结构的同步整流技术在低压大电流电源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实验,获得了两路输入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共享一个有源钳位电路、较高的转换效率等有用的结果.
2006年05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吴寿强;
采用激光干涉的方法,对压电陶瓷的压电特性进行观察和测量.主要是对压电陶瓷的振动幅度和驱动信号周期进行测量计算.采用单片机编程计时计数,计算驱动时间t和干涉条纹移动数目m,再编程算法求出压电陶瓷位移,最后将测量计算值送数码管显示.
2006年05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鲁小妹;吕长志;张小玲;朱修殿;刘婧;许鸿鹤;
主要叙述了在ISE软件平台上对AlGaN/GaN HEMT的转移特性以及C—V特性的模拟.首先实现了通过引入δ掺杂层的方法对器件的极化效应的模拟.其次,在此基础上改变了的AlGaN/GaN HEMT中spacer层的厚度,分别模拟了器件的转移特性和C-V特性.从结果得知,随着spacer层厚度的增加器件的跨导和电容均有所降低,所以应该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选择不同的spacer层厚度.
2006年05期 67-6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吴亚麟;
介绍稀土永磁中频发电机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分析样机实测的电压波形和性能数据,并与同功率其他励磁方式的工频发电机的性能数据比较,阐速稀土永磁中频发电机的逆变电源的特点.
2006年05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何华;吴桔生;
目前,绝大多数开关电源的共性通常是具有恒压输出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稳压电源.然而,对一些大功率的设备,不但要求有稳定的输出电压,还要求有稳定的输出电流.同时这个稳定的输出电流值还要求能预先设定.这一种可以预设定输出电流的开关电源,在现有开关电源的基础上增加了单片机闭环控制系统,使得它可以应用在一些既需要稳定的输出电压,又需要稳定的输出电流的系统上.解决目前大部分开关电源因负载变化,造成开关电源停止工作,影响用电设备正常工作的问题.
2006年05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刘诗笺;周晓国;
主要介绍一种基于手机短信业务和单片机实现居民小区安全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SEMENS手机模块和ATMEL的89c2051作为核心器件,利用单片机处理报警信号和控制手机模块收发短信.并给出系统具体的硬件电路图和软件流程图.
2006年05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蒋学程;郑忠楷;
TMS320C6711是美国TI公司生产的一种高性能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文章提出一种基于TMS320C6711的具有SPI接口的无线数据传输设计方案,对TMS320C6711和nRF905的软硬件设计作了详细地介绍.该设计方案很好地实现了TMS320C6711之间、TMS320C6711与PC机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
2006年05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吴拥民;
专网通信中的模拟中继电路的信号电平失调是一种常见的问题.通过分析信号电平调整的原理,提出了2种能够实现信号电平自动调整的改良性方法.一种为模拟式信号电平自动调节,以导频信号为基础,通过调节可控增益放大器白动调节话音信号的电平变化.另一种为数字式信号电平自动调节,先将导频信号进行A/D转换并生成一个基准数值,通过PC机程序改变该基准数值的变化,达到调整语号信号电平的目的.
2006年05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黄旭红;
通过对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分析和对现有扫描变换技术的比较,提出一种全新的方法——垂直瞬间3场调节内插法,并采用DH-CG410视频采集卡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该方法比一般的线性内插法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量,与自适应运动检测控制内插法、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内插法等方法相比,方法更简便易行.
2006年05期 88-9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 卓琳;唐磊;
近年来随着波长路由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发展,越未越多的人正关注于全光网络的生存性研究.文章描述了C++语言搭建的光网络遇忙返回重路由计算机仿真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对基于备份的保护与恢复机制进行仿真研究,也可以对基于遇忙返回重路由的保护与恢复机制进行仿真研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2006年05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翁功平;
Visual C#GDI+虽然提供了许多基本的图像对象和方法功能,但要进行比较复杂的图像处理,需要结合图像处理算法才能实现.这里利用C#语言的GDI+原理,论述怎样使用颜色矩阵和Unsafe不安全代码类两种方法,对数字图象进行处理,包括图像的亮度处理、灰度处理、透明处理等.用Unsafe方法实现类似C指针原理,对图像进行逐个象素处理,功能强大;用颜色矩阵方法实现简单,只要对不同的图象处理定义不同的颜色矩阵,但有部分图象处理功能无法定义出矩阵.
2006年05期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 孙小芳;吴文英;
提出了基于直方图配准基础上的高分辨率影像融合.以QUICKBIRD全色0.6 m分辨率影像为准,对IKONOS多光谱4 m分辨影像进行几何配准,裁剪出相同区域的影像.对IKONOS影像进行IHS变化,以变化后的I成份影像灰度直方图为准,对QUICKBIRD影像灰度直方图进行配准.将IKONOS多光谱影像的H、S成份和配准后的QUICKBIRD全色影像进行逆IHS变化融合.实例结果表明经过直方图配准后的影像融合更清晰,融合效果更好.
2006年05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唐夏芸;
通过列举“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反思了影响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实现研究性学习目标的策略.
2006年05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李献文;
研究化合物水溶解性对控释亲水骨架系统释放动力学的影响.采用搅拌策法测试卡巴咪嗪及扑热息痛从亲水骨架片中的溶出速率,并对测量数据分别进行线性及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低水溶性化合物(例如卡巴咪嗪)的释放动力学通常为零级过程,而水溶性适中的化合物(如扑热息痛)释放过程则呈异常扩散的结果.研究表明亲水骨架系统的释放动力学特征取决于化合物的水溶解性.
2006年05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黄雅丽;吴华忠;陈为健;郑惠榕;
综述了近年来可见光响应型非TiO2基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包括结构简单的窄带光催化剂、钙钛矿型与尖晶石型光催化剂和钨锰铁矿型光催化剂,阐述了它们的制备方法、结构特点及光催化性能,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2006年05期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李显惠;李永实;伍世代;
不同区城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有明显差别,土地利用特点也有很大差异.根据全市土地资源分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取了17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进行区域调整,形成5个土地利用综合区:中部区、东北区、南部区、东南区和西部区;并针对各区的土地资源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006年05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林立;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研究体育生活的基础理论入手,按照分层划分理论,构建大学生体育生活模式,为大学生体育生活做出了新的较为深刻的阐释,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2006年05期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 刘贤辉;祝榕;孔丽涵;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2005—2006学年福建省新升本科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学校进一步贯彻“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新升本科院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水平,但高年级学生体质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建议各院校继续加大低年级体育课的改革;增加高年级的体育选修课的年限;加强身体疾病的预防教育.
2006年05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王颖;
近两年来,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学校开始了一场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宗旨的体育教学改革.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的改革,还包括学校诸方面的体育工作改革.文章着重从体育文化理论、学校体育工作制度以及学校运动设施保障等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2006年05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林立新;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省2006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剖析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就业状况途径的意见,其目的是为今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学生就业途径,提供有益的参考.
2006年05期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 陈章玉;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分析了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全球化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王和培养方法等存在的问题直接制约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素质的提高,必须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构建新的模式.
2006年05期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正>~~
2006年05期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