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转型时期的矛盾与惶惑——林纾试论

    王琦珍

    将林纾的文学活动置之于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型的背景下来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林纾其实是位充满矛盾与惶惑的作家。在晚清的文学改良运动中,他是积极的改良主义者。当更为激进的新文化运动出现时,他又充满恋旧情结,最终站到了运动的对立面。他的这种矛盾与惶惑,代表着社会巨变和文学转型时期这一类文人的特点。

    2003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 马振彪与《周易学说》

    连镇标

    马振彪在中国现代易学史上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易学家,然其身后却留下近60万字的易学巨著——《周易学说》。为了让今人了解马振彪其人其书,进而对上世纪中叶我国易学发展有更清楚的认识,本文对马振彪的坎坷生平际遇、深厚的易学根底及《周易学说》的解易特点、学术价值作一番探考,庶几填补现代易学史上的一项空白。

    2003年04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 一代贤相忧君报国的正气歌——《出师表》解味

    王志尧,高梓梅

    诸葛亮的《出师表》以缅怀先主知遇之恩和决心兴汉讨贼的虔诚心态,透辟地论析了三国鼎立的时局,提出了出师伐魏的种种理由,阐明了内心深处对后主不善治国的忧虑,陈述了多年来为复兴汉室辅佐二主所付出的艰辛,表达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毅精神和耿耿忠心。

    2003年04期 13-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 为情而戏:汤显祖与蒋士铨

    上官涛

    汤显祖、蒋士铨同为江西籍的戏曲大家,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为情而戏”。但他们所论之“情”由于所处时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涵。这在他们所塑造的女性人物身上分别表现出“以情抗理”及“以情存理”的不同文学创作主张。

    2003年04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弥纶群言 独出机杼——邹自振《红楼梦发凡》读后

    赵建忠

    邹自振教授的《红楼梦发凡》弥纶群言,独出机杼,是一部值得介绍的好书。相信本书的问世,将会推动高校大学生的“红学热”,并有助于研究者们对某些悬而未决的红学旧案的重新探讨。

    2003年04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企业跨国经营的文化因素

    陈凤

    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也蓬勃开展,不同企业在文化交流中矛盾与冲突不断凸现。本文探讨了文化差异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提出通过跨文化管理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交流与中外企业文化的融合。

    2003年04期 27-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论创新与县域经济的发展

    王志民

    壮大县域经济,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和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当前,关键在于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办事,立足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拓展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在活力,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高效平台,明确农民、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的角色定位,切实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2003年04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 森林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范高明

    本文从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从分析森林旅游中存在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入手,探讨森林旅游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环境因素,从而阐述了森林旅游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

    2003年04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加快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钟信芳

    通过对福州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加快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2003年04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 提高少儿心理咨询效果的若干问题

    陈晓荆

    文章对如何提高少儿心理咨询的效果,促进其心理健康,从咨访关系的定位、咨询的技巧、咨询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2003年04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特征及干预策略

    陈源

    ADHD儿童有着和一般儿童不同的神经生理特点、认知特点、行为特点等,应该从整体上认识和训练ADHD儿童。

    2003年04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素质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李美华

    教师心理素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认为当前素质教育条件下,教师应具备“学会学习”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创新心理素质;较高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并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途径。

    2003年04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基点及其借鉴与创新

    骆文亮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四个基点,认为其基因具有人类道德的共性,作为“人”的准则,又具一定的民主性;其重视教化的作用对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在创新其体系的同时,还应在具体的教化方面进行创新。

    2003年04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 外国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朱元洁

    本文探讨了中外高等教育的发展,着重从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资金投入、办学模式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2003年04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

    刘景颖

    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三个挑战。一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二是教学行为的改变,要求教师学会理解,学会宽容,注重帮助和引导,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三是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研究者和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2003年04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 关于高校规范用字的状况与对策

    丁方,蔡国妹

    当前高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尤其是文字规范化工作明显滞后,这必然会对全社会的文字规范化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通过对福州市部分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用字状况以及一些认识误区,并就如何规范高校用字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

    2003年04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 《增补汇音》音系与上古音系比较研究

    陈鸿

    《增补汇音》声母方面保留了上古音系统的许多特色。阳声韵完整地保留了上古音[-m]、[-n]、[-]的收尾系统。阴声韵只有“玑”、“葩”两韵差异较大。入声韵出现了与阳声韵相配的入声和与阴声相配的入声两套。《增补》中出现大量阴入对转现象。《增补》将上古四声分为七音,上古许多入声字,在《增补》中属于上去或下上,这是与上古调类最大的不同。

    2003年04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 试论公文语体的程式性

    林永煌

    公文是一种实用文体,公文语体具有自身独特的程式性特征。本文就公文篇章宏观语体及行文微观语体的程式性进行探讨,并对公文语体程式性的原因进行分析。

    2003年04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 浅探保险英语的汉译

    陈丹霞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险业日显重要,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需引起重视。本文从保险的基本知识出发,对选择词义、惯用术语和合同文书用语的汉译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3年04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放松训练法”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实验研究

    梁玉玲

    本文就学生在英语听力技能训练中普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大脑疲劳与精神紧张,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放松训练法”。其目的是通过放松练习来改善大脑环境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积极高效地练习听力。通过实验对比与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卜P<0.01,实验组听力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研究证明这一方法具有实用性与有效性。

    2003年04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数字图书馆的数字版权保护

    王凤满

    本文简要论述了在网络环境运行中的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作品对作者及出版社的版权侵犯,以及目前所要采取的法律和技术手段的保护措施。

    2003年04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图书馆学教育理念透析

    黄华美

    本文从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历史状况出发,透析当前图书馆学办学思想、观念,试图探究我国图书馆学办学中共同本质的东西。

    2003年04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高校文献保障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潘艳,成悦

    21世纪,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实现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共同趋势。本文详论省高校文献保障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03年04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重建信用档案势在必行

    郑晓静

    通过档案工作者的探索,重新建立信用档案系统,档案工作者应为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形成全社会积累信用、维护信用、消费信用的氛围做出贡献。

    2003年04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我书意造本无法”辩

    黄友三

    由于苏轼“意造本无法”的创作论具有合理性与前瞻性,它一定会为现代书法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2003年04期 103-10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 抽象绘画的艺术语言

    刘君博

    抽象绘画是当今人类社会的审美向多元化拓宽的产物。抽象绘画应用点、线、面、体、色彩等元素,构成超越实际生活的抽象符号来表现画家自我感受,让人通过复杂的形象思维活动去体会作品中的理性美感,它是纯意识、纯形式的艺术。

    2003年04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上下左右看素描

    梁秋祺

    本文从绘画造型能力获得的高效与便捷这一角度来考察我国艺术院校的素描教学,指出曾经的千人一面不能归咎于苏式素描体系;现有设计素描教学模式在遂意造型和设计思维的开拓方面未必能够两全。

    2003年04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真实再现的梦幻——关于新文人画艺术的创作

    郭振翔

    新文人画在绘画上的实践与影响和时代息息相关,画中文人特有的审美趣味和人格修养的精神层面远胜于仅是一个景物描写的层面,渗透着新一代中国文人画审美样态和思想表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审美穿透力。

    2003年04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从《簪花仕女图》探看唐代仕女画的审美风格

    柯立红

    《簪花仕女图》是唐代最具典型意义的仕女画,作为纯艺术欣赏的仕女画,其特点是“曲眉丰颊,衣裳劲简,彩色柔丽”。本文试以《簪花仕女图》为出发点,探析它的艺术成就和特点,以此对唐代绘画的风格与同行探讨。

    2003年04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高校人事工作应强化服务意识

    刘锦贻

    淡化“官念”意识,树立并强化服务意识是做好高校人事工作的现实需要,它对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积极意义。具体可通过:让服务管理的理念贯穿高校人事工作的全过程:立足高校人事工作的特殊性,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服务;贯彻“校务公开”的原则,为学校管理提供信息服务;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做好环境服务;提高人事干部的自身素质,保工正服务的良好开展等途径与方式来实现。

    2003年04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辩证统一

    薛文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试图从后勤管理改革的两个根本性质——利益性和服务性的关系对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

    2003年04期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新时期高校办公室工作的创新思考

    游欣

    新时期做好高校办公室工作要创新政务服务与事务服务;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全面与重点、“三个服务”、务实与务虚等关系;要全面提高办公室队伍综合素质。

    2003年04期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