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姑妄言》在明清章回小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王永健

    《姑妄言》是明清章回小说史上的又一部奇书,作为世情小说,它继承和发展了《金瓶梅》的创作路子和方法,又对《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有着明显的启迪和影响。

    2003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论元诗四大家

    王春庭

    活跃于仁宗延祐年间的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四人,并称“元诗四大家”。他们主张宗唐复古,讲究技法严谨与文字锤炼,恪守中和之道,追求雅正之风,因而成为有元一代诗歌创作的典范,代表了元诗的最高成就。

    2003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高适诗“悲壮而厚”之成因——从艺术形式方面探析

    石志鸟

    本文从艺术形式方面探讨高适边塞诗“悲壮而厚”之成因,即从意象的运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夹叙夹议的手法,朴实而炽热的语言四方面进行分析。

    2003年03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试论艺术知觉的“表现性”

    刘建萍

    艺术知觉是一种对事物的表现性知觉,是区别于普通知觉、科学知觉的审美知觉。“审美属性”、“表现性”是审美知觉是否存在的两个关键性概念。本文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表现性”这一艺术知觉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2003年03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价值

    杨章钦,黄丽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党提供了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为我们党提供了伟大旗帜与形象;为我们党提供了与时俱进这样一种全新精神状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指导。

    2003年03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 论“三个代表”的科学理论精神

    卢建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又是党的科学理论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从坚持继承与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思维、坚持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品质和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三个方面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精神谈了几点认识,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3年03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略论进一步加强我国民主政治

    李穆基

    本文分析了20世纪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在对经验与教训的科学的充分的认识上,就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情况,讨论了如何全面地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

    2003年03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陈扬富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对高校的建设有着积极意义。我们应在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明确高校校园文化在高校中的定位与作用,并探讨它在新时期发展的思路。

    2003年03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 论高校校园精神的塑造

    马国防

    校园精神作为学校理念形象的反映,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注重校园精神的培育,发挥校园精神的育人功能,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剖析和阐述校园精神的涵义、功能、特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新成立的闽江学院现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校园精神塑造途径,并强调在塑造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3年03期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创新

    林思明

    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创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遵循改革的思路,力求探索出高校思政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2003年03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政工作的双向互动

    唐玲

    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在塑造个体的社会人格,树立个体的社会理想,培养个体的社会意识,明确个体的社会角色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为全体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此,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载体与通道、时间与空间、方式与方法上实现全面的互动。

    2003年03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高校特困生政治思想工作探究

    刘舒平

    高校特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的经济困难而导致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以及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对学习和成长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我们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还应关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变化,通过提高认识、加强引导、严格管理、弘扬正气、诚信教育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他们在校期间能健康的成长。

    2003年03期 48-5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蜀汉政权兴衰的经济分析

    魏勤

    汉末纷争打破了秦汉以来中国的大一统局面,政治出现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新格局。刘备集团以益州经济区为立国基础建立了蜀汉政权。蜀汉前期诸葛亮执掌国政,实施“以攻为守”的立国方略,使益州经济区的发展因战争而受到严重阻碍。蜀汉后期,姜维继续执行“以攻为守”的错误决策,导致益州经济区严重倒退,蜀汉国力日益衰弱。公元263年,曹魏一举灭蜀。

    2003年0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 解读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兼论王安石回信

    万斌生

    本文详细解读了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的内容和作者写此信的心理轨迹,同时论及了王安石回信的特点及其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2003年03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日据时期台湾基督教会的政治立场

    翁伟志

    本文以长老会为中心分阶段考察了日据时期台湾基督教会的政治态度,认为教会在日据初期就认同了日本人的统治,并且在日据50年中一直置身于中国人民抗日活动之外。同时文章进一步指出,教会的这种立场与教会在清代的经验、教会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以及教会“本土化”水平有关。

    2003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 论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郑文云

    中国是抗击法西斯日本的主要力量和主要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牵制并消灭了日本陆军主力,拖垮了日本的经济,粉碎了日本“北进”和“南进”的世界战略,有力地支援了盟国对日作战,对打败法西斯日本起了决定性作用。

    2003年03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民间贸易与中日邦交正常化

    刘丽君

    20世纪50、60年代,在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采取“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方针,以发展中日民间贸易开路,为促使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03年03期 66-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试析中世纪英国农奴制发展特点

    林秀玉

    由于本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中世纪英国农奴制在具体内容及表现形式上与西欧其他国家有很大差异。英国农奴制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农奴化过程缓慢、农奴制繁盛期短暂及农奴制地域性差异明显等特点,对英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产生都发生独特的影响。正确认识英国农奴制发展特点,有助于相关研究的客现开展。

    2003年03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 建立马克思主义世界史体系的若干问题

    薛菁

    文章就建立马克思主义世界史体系的基本问题——历史观问题、“中心论问题”、历史分期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史体系,就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综合考察世界各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共性和个性,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历史趋向为出发点,构筑起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史体系。

    2003年03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探析

    翁洪琴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带来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措施的完善、保护范围的扩大和保护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改变了各国知识产权立法各自为政的格局,推动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进程,也决定了知识产权保护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存在的几种错误观点进行了剖析,对“国际化”概念作了较为深入地探究,指出了在信息化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最后结合本国实际谈谈中国今后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的几点努力。

    2003年03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 管窥我国发展网络保险

    黄颖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保险业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网络保险可以简化销售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提高保险市场运行效率;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开发保险资源;加快保险信息化管理步伐。但由于互联网硬件、法律环境、金融电子支付手段等方面原因,制约了我国网络保险的快速发展。只有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内部信息化步伐,才能完成网络与保险的有机结合。

    2003年03期 84-8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 论我国就业压力与就业立法

    黄羽

    目前,中国政府正加大力度制定、实施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以降低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笔者从中国目前的就业现状谈起,分析劳动法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的不足,以及与就业法的区别,揭示就业立法的现实意义,论证在我国进行就业立法的必要性,并对此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2003年03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 论知识经济背景中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黄鸿鸿

    本文立足于知识经济的社会发展背景,概述了学习化社会的理念以及国际上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实践,并就推进我国学习型社区建设问题进行了思考。

    2003年03期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试论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伦理问题

    刘江翔

    本文通过全面反思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矛盾,从伦理角度深刻剖析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现给以充分肯定,进而论证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003年03期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 成功的银行管理与有效的政府支持

    涂妍妍,陈成栋

    美国银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被公认为世界银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其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从政府在银行业务中的功能,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中的组织安排和人员激励机制、信用评估技术和风险管理手段等方面介绍了美国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银行从中能受到的启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3年03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翁惠明

    本文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公共财政支出的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促进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003年03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现代税收文化研究刍议

    张德平

    税收文化的系统研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税务部门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中,要抓住机遇弘扬税收先进文化,明确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的内涵、意义和作用,找准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研究的立足点,形成衡量中国现代税收文化先进性的标准和共识,以先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税收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发挥先进税收文化的指导推动作用,促进中国税收事业的健康发展。

    2003年03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关于软件开发企业人员频繁流动的应对措施

    余忠,江智文

    软件开发企业研发人员频繁流动给企业造成重大影响和巨大损失。文章分析研究了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源特点与频繁流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

    2003年03期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浅谈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王作鐤

    本文应用旅游学的理论,分析了旅游资源在旅游中的地位,阐明了旅游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2003年03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年龄差异与第二语言习得

    贾永华

    本文在结合伦尼伯格的“关键期假设”和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的基础上,对儿童与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主要差异和基本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认为二者的差异对成人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2003年03期 121-12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英汉口语修辞比较

    陈小凤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英汉口语中比喻和委婉等修辞格进行对比。指出:社会习俗、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引起英汉口语中这些修辞格用法的差异,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003年03期 123-125+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翻译中的逆向思维与表达

    李旭清

    逆向思维是再现原文,实现原文与译文最大限度等值的手段之一。本文从肯定与否定的转换,主动与被动的转换,着笔角度的转换,句式的转换和视点转换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在英汉互译中,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找到既符合译语习惯又与原语反向对应的表达方式。

    2003年03期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论优化外语专业课教学

    吴翠玉

    21世纪,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外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培养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入手,提出优化外语专业课教学的基本思路,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03年03期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