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

    黄高宪

    《原道》篇是《文心雕龙》的首篇,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文心雕龙学”研究者对“原道”论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他们各执一端,各据其理。本文通过对“易道”之“道”与“原道”之“道”的比较、《易传》解易理论对“原道”论的影响等问题的阐析,探讨“原道”论的基本思想和《周易》对“原道”论的影响。

    2001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童子问易,石破天惊——欧阳修《易》学著作简论

    黄黎星

    本文对北宋学者欧阳修的《易》学著述进行考察评说,指出欧阳修《易》学思想以“义理”为归依,落实于“人事”的特点;以及他大胆疑古,开启辨正经典之学风的意义。

    2001年04期 7-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试论汤显祖的戏剧观

    邹自振

    汤显祖戏剧美学思想之核心,是属于与理学相对立的“情”的范畴。汤显祖特别强调“情”的作用,认为创作者是“为情作使”,强调“神情合至”,描绘理想境界。他宣称他的“临川四梦”都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产物。汤显祖正是以“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主张,构成了他的戏剧观与文学观之核心。

    2001年04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论姜夔词的“尊体”

    陈毓文

    词在它的发展道路上如何维护自身特性,而不沦为诗的附庸,历来是词家焦点所在。姜夔以其独特的审美趣尚,既注重词的特性,又丰富和扩展了词的表现领域与表现手法,从而为词的发展指出一个新的方向。

    2001年04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天籁自鸣 早熟诗才——白居易、汤显祖、李渔、吴敬梓少年诗试析

    关秀娟

    本文通过对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汤显祖《射鸟者呈游明府》、李渔《刻桐》、吴敬梓《观海》等四首自唐迄清四位著名文学家少年时代诗作的分析,向读者展现了古代少年诗歌的精华及诗人早熟的诗才。

    2001年04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吴祖光话剧的外来影响

    郑贤军

    吴祖光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他创作的剧本既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又有外来影响,如《风雨夜归人》中,有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契诃夫的《三姐妹》和高尔基的《在底层》中的追求,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捉鬼传》中剧作家不自觉地借鉴了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最后,吴祖光又大胆地拓展了自己的审美视野和戏剧思维方式,借用西方荒诞剧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荒诞喜剧《嫦娥奔月》。

    2001年04期 23-2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

    杨章钦,肖东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指导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我们主要从方法论功能层面上把握其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大科学也密切关注。

    2001年04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对“三德”宣传的几点认识

    姚震

    加大“三德”宣传报道的力度,是当今社会对新闻媒介的要求。报刊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在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工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重任。本文试就“三德”宣传报道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2001年04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语言艺术

    杨美英

    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探讨语言艺术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语言艺术的有效途径。

    2001年04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论教育工会与青年教师思政工作

    林守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的素质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工会应把握新时期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特征,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振兴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应有的作用。

    2001年04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科学教育的反思与对策

    张庆守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科学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巨大的成就后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自身发展,同时也制约着效能的发挥。本文着重剖析我国学校科学教育、社会科普教育网络以及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和发展的对策。

    2001年04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大学社会评价势在必行

    黄鸿鸿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大学教育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本文阐述了大学社会评价是大学发展的必然、大学社会评价的意义与作用以及促进大学社会评价的健康发展问题。

    2001年04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高师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若干问题

    李建辉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成为高教改革发展的主题。教师职业特点决定高师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性。高师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确立以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观,构建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完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环境。

    2001年04期 49-5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专家——新手比较研究对师资培训的启示

    林荔

    文章在简述专家——新手研究范型中所得的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上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师资培训工作现状,提出了四点启示,以期对我国师资培训工作有所裨益。

    2001年04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师专学报稿源的匮乏及其应对策略

    武文茹

    如何解决师专学报稿源的匮乏问题,这是师专学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文章对解决这一问题做了详细概述:(1)加强本校科研队伍建设,与教师密切合作,大力提高内稿质量;(2)调整内外稿比例,更新办刊观念,拓宽稿源渠道;(3)培养一批有作为的作者群;(4)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优稿高酬,提高师专学报学术地位。

    2001年04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不同时期师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陈晓荆

    文章通过对师专91级与00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发现相距十年,两者既有共同的方面又有不同之处,从中可以说明环境及个体因素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既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共性的问题,又应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特殊性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2001年04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少儿求询者一般性特征及其启示

    李林

    文章具体分析了中小学生求询者的一般性特征:包括其①身心发展水平的局限性;②所处环境的强制性;③问题的年龄阶段性;④生理行为问题表现的多变性;⑤原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⑥接受心理咨询的被动性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对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员工作提出简要建议。

    2001年04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关注青少年学生上网行为

    曾乃卓

    文章通过对青少年学生上网行为的分析,并对需防范问题及对策的思考,探讨如何使互联网技术在融入现代人生活时能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2001年04期 66-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探讨美育与脑科学关系,实现美育学科突破

    曾繁仁

    美育与脑科学的结合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它们的结合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大脑两侧功能研究与美育特有的“开发右脑”的作用;二是大脑皮质调节包括杏仁核在内的边缘系统机制对美育的启示;三是脑内吗啡肽的研究对美育作用认识的深化。

    2001年04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世纪初高师音乐教育的三项改革

    郑锦扬

    文章阐述了世纪初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三项主要改革,分别是培养层次的增加;专业门类的拓展;教学内容的拓宽,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改革。

    2001年04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MIDI技术在音乐创作与教育中的运用

    陆徽

    MIDI技术是我国改革开放中,高新技术在音乐及音乐教育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它弥补了传统音乐创作及音乐教育的不足,并为其发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也对音乐工作者和音乐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通过对MIDI技术及与之相关的MIDI系统的学习和摸索,对新时期MIDI技术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2001年04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词族现象探微

    林一心

    词族的大量出现,有其独特的语言学价值。它说明了附加构词法表现非常突出,汉语的最佳词音长度受到挑战,某些外来悟睚成为汉语中能产性极强的构词语素。词族现象也为我们提供了透视社会变革,考察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等方面的认识价值。

    2001年04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汉英翻译中的新词新语

    唐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大批新词新语应运而生。面对新词新语,外语工作者有责任及时将它们译成准确、地道的外语,以便让国外读者了解今日中国的国情及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如何才能做好汉语新词新语的英译工作,并结合实例提出几点看法。

    2001年04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涉外商务翻译点滴

    吴舒

    翻译的内容和形式总是随着主体的要求有着不同的变化。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涉外商务的翻译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因为内容涉及到交往双方的利益,所以翻译工作应当严谨求实。

    2001年04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科技英语中数量增减的表达及其翻译

    张燕芗

    本文着重论述了有关数量词增减的译法,特别是英语数量词变法的汉译,鉴于问题的复杂性,本文分为四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英语中数量词翻译的难点。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主体部分,重点论述了数量词增减的译法,最后对本文作了个总结,并想出了在翻译数量词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2001年04期 92-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试论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策略的启示

    赖正维

    十九世纪美国的西进运动不仅是领土扩张运动,同时也是大规模移民及成功开发西部的运动,为美国能迅速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交通运输革命、依据区域优势带动经济全方位发展、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开发中必须充分利用各方面积极因素、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总结了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教训,并根据我国西部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实际情况提出西部地区发展策略的若干思路和设想。

    2001年04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