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使用对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Study on the Impact of Media Use on Youth National Identity
吴洁,陈念东,郑逸芳
摘要(Abstract):
基于2018年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青年媒介使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媒介使用对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结果显示,青年使用媒介载体获取时政类信息的频率低于平均水平,但青年的国家认同总体比例较高,占总样本的72.7%;性别、政治面貌以及家庭年收入均对青年媒介使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媒介使用对青年国家认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使用媒介载体获取时政类信息频率高的青年网民对国家持更认同的态度。为进一步促进青年的国家认同,应建立常态化系统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形成规范化的媒介监管和媒介自律,利用宣传媒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关键词(KeyWords): 青年;国家认同;媒介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2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FJ2022C004)
作者(Author): 吴洁,陈念东,郑逸芳
DOI: 10.19724/j.cnki.jmju.2023.03.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章秀英,戴春林.公民国家认同感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10省市问卷跟踪调查(2011—2014)[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4):188-196.
-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01-21].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 [3] 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霞,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 [4] SEMENENKO I.Ethnicities,nation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shaping the nation in Russia[J].Europe-Asia Studies,2015,67(2):306-326.
- [5] 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4):56-67,282.
- [6] 张勇,李玲.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5):120-124.
- [7] 蔡喆.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粤港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15(2):83-88.
- [8] 金炜玲.亚洲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3年亚洲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数据[J].中国青年研究,2018(3):63-70.
- [9] 綦天哲,李拓,金恒江,等.政治新闻使用对中国青年女性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4):157-168.
- [10] 李春玲,刘森林.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特征差异: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J].中国社会科学,2018(4):132-150,207.
- [11] MCCOMBS M E,SHAW D L.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72,36(2):176-187.
- [12] MICHAEL M,SHANAHAN J,SIGNORIELLI N.Yesterday′s new cultivation,tomorrow[J].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2015,18(5):674-699.
- [13] 莫晓春.关于“青少年”年龄界定问题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20-22.
- [14] 李天龙,李明德,张志坚.媒介接触对农村青年线下公共事务参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西北四省县(区)农村的调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9):80-91,128.
- [15] ROSENBAUM P R,RUBIN D B.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 effects[J].Biometrika,1983,70(1):41-55.
- [16] 徐晓慧.代际差异视角下媒介使用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基于2017“网民社会意识调查”的实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