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研究

  • 福建佛寺志“艺文”编纂体例论略

    邱蔚华;

    福建佛寺志所收“艺文”作品编纂类别多种多样,以原始一级类目看主要有4种:“艺文”或“文艺”类目、以文体命名的类目、以题材内容为类目及以别名代称“艺文”的类目。各佛寺志艺文作品编纂体例有一定差异,但都以“艺文→艺文序→文体名称→各文体对应的诗文作品”为基础模式。编纂类别多样与体例不一,显示了福建佛寺志“艺文”分类标准和编纂格式不统一,这主要与佛寺志本身尚未形成统一的分类体系、编纂者身份的多元化、编纂者不同艺文观念的影响等因素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2022年04期 v.43;No.19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范谔昌与宋代《周易》象数图书学的传承与建构

    肖满省;

    范谔昌之易学远绍陈抟,下启刘牧,在宋初《周易》象数图书学传承流布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有学者曾对此传承谱系提出质疑,但经考辨,仍应承认学界的传统说法。范谔昌《大易源流图》探讨的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承袭《周易参同契》的月体纳甲说,将纳音学说与道教思想相结合,“重定五行生成之数”及相关数位匹配关系,以“天地生成之数”推衍“四象生八卦”过程。这些内容被刘牧的《易数钩隐图》所吸收,对此后的易学发展,包括朱熹、蔡元定的《周易》图书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2年04期 v.43;No.192 1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四史”研究专题

  • 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形成渊源及时代内蕴

    陈冬;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史,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史,是不忘初心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是对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历史传承,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创新发展,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实践追求的始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的“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坚持人民至上”,是对人民群众观的最新诠释,其时代内蕴在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诚心诚意请人民当“阅卷人”,彰显了党执政的核心理念和深厚的为民情怀。

    2022年04期 v.43;No.192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多重维度解析

    左锦;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坚持”系统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关于处理对外关系的宝贵经验被归纳为“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有多重维度的呈现,实现了多维度的统一。从理论维度看,坚持胸怀天下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的自觉担当;从文化维度看,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从历史维度看,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从现实维度看,坚持胸怀天下是对携手共建人类美好未来的期盼。这四种维度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壮大的实践历程之中。

    2022年04期 v.43;No.192 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传播学

  • 新闻报道视角下的中国品牌形象分析

    彭丽霞;

    以中国品牌的相关新闻报道为研究资料,采用词频分析法对中国品牌新闻中的高频词展开研究,分析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及正负面形象。研究发现:新闻报道视角下的中国品牌形象包括多元投资、业绩增长的品牌经营形象,立足中国、走向国际的品牌竞争形象,全面战略、携手共进的品牌合作形象和技术赋能、创新发展的品牌布局形象;且新闻报道呈现了中国品牌为寻求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正面形象,也呈现了中国品牌在维权或侵权、质量问题等事件中的负面形象。

    2022年04期 v.43;No.192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红色文化在“Z世代”青年中的认同困境与传播策略

    吴凌燕;

    面向“Z世代”青年群体传播红色文化,使他们成为红色文化的认同者与践行者,具有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强化青年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时代价值。但由于个体动机不足、多元文化冲击、圈层文化与信息孤岛、传播内容良莠不齐等原因,“Z世代”青年面临着红色文化认同困境。应实施面向“Z世代”青年的红色文化传播策略,通过打破认知防卫、激发认同动机、做精传播内容、创新传播形式、多元主体协同等方式,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血脉的赓续。

    2022年04期 v.43;No.192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法学

  • 收买与拐卖“异罪同罚”立场之反思

    陈俊秀;张楚彬;

    在买卖妇女儿童犯罪态势趋缓、被拐儿童低龄化、收买非伤害性显著的背景下,“异罪同罚”面临着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及忽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治风险,无论基于责任刑抑或是预防刑均无法自圆其说。职是之故,应当坚守“买卖异罚”的刑罚立场,转向从刑法教义学层面纾解买卖妇女儿童罪刑的公众质疑。买卖妇女儿童犯罪保护法益的特殊性、犯罪行为及危害结果的差异性是现行法对“买”“卖”行为分别采用双轨评价和单轨加重评级模式的现实基础。此外,应通过建立数据互联共享机制、完善打拐DNA数据库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等路径进行综合整治。

    2022年04期 v.43;No.192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试论生物识别技术服务通用规则的法律规制

    程昌春;杨振锐;

    从支付宝App的《生物识别服务通用规则》条款出发,分析生物识别技术通用规则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主体难以参与规则制定、通用规则条款欠缺、法律规制不足、司法救济不足等。借鉴欧美国家对生物识别技术所涉个人信息的条款设置,以及我国对生物识别技术所涉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定,提出应通过提高生物识别信息的保护、确保与现行法律相衔接、细化生物识别技术服务通用规则的内容、强化生物识别服务通用规则的司法救济等措施,以保障生物信息识别技术的安全使用,以此完善支付宝《生物识别服务通用规则》及其他同类信息处理主体的条款制定,规范《生物识别服务通用规则》的实践应用,加强对个人生物信息的保护。

    2022年04期 v.43;No.192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经济学

  • 非遗传承背景下闽东畲银产品的转型及市场创新

    傅雅凌;

    以闽东畲族银器市场为研究对象,从传承、市场创新和发展角度出发,针对其品艺精良但影响力与竞争力较弱的市场现状,指出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产品缺乏竞争力、后继乏人、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及受机械化生产冲击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产品转型升级及市场创新发展的若干对策,即要不断壮大畲银产业队伍以增强产品整体竞争力;要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推动畲银传统工艺进大中小学校园,创新多学科畲银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以提高人才队伍适应性;要以创新创业为引领来推动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弘扬畲银传统工匠精神以留住非遗技艺的魂;要积极引入新技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等,以期为闽东畲银的活态传承探索新路径,促进其市场与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2022年04期 v.43;No.192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耿庆峰;田静;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迅速。2019年,我国城商行发展到134家,资产规模占行业比重15.5%左右,从而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2015—2019年全国45家城商行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并采用Malmquist指数分解探究银行的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商行的经营效率呈现短期上升、长期趋于下降的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的下降;在样本期内,规模收益递增和递减的城商行数量呈现相反的变化情况,而城商行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数量较为稳定;分成三大经济区域讨论时,除西部城商行外,中部和东部城商行的经营效率总体趋于下降,西部城商行的经营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最高;由Malmquist指数模型可得城商行在研究区间生产变化率呈现短期下降,长期趋于上升的变化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技术进步导致的。

    2022年04期 v.43;No.192 7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新时代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

  •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徐水群;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激励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人发展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同自身成长发展的个人梦想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价值、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入手,充分彰显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对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4期 v.43;No.192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创新探析

    章超;

    新媒体技术的变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信息多元复杂,外部威胁仍然存在;知识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分离,协同育人机制滞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僵化,部分教育者新媒体意识淡薄;新媒体“双刃”存在,网络信息安全防控薄弱等都是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跨越的障碍。因此,运用批判性思维、跨界思维、互联网思维创新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思维上的创新之举。

    2022年04期 v.43;No.192 10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第三课堂”视角下宿舍文化协同育人范式构建——以闽江学院为例

    潘灯;

    高校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通过对当前宿舍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以闽江学院“第三课堂”为载体,实践探索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协同育人的范式,从思想价值引导、文化内容供给、管理制度内化、文明行为养成4个维度入手,有效构建宿舍文化育人体系,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2022年04期 v.43;No.192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旅游学

  • 古村落旅游文化吸引力评估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

    李双容;赵金金;

    借助旅游推-拉理论,分析古村落旅游文化吸引力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者文化符号感知视角构建出由物质文化符号吸引力、制度文化符号吸引力和精神文化符号吸引力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古村落旅游文化吸引力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进行旅游文化吸引力评估得出,游客在宏村的旅游文化体检较佳,其中物质文化符号吸引力在文化吸引力评估中占比最大,主要得益于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宏村在制度文化符号和精神文化符号的挖掘力度不够,可以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增加相关文化符号的互动性,实现古村落旅游文化吸引力的全面提升。

    2022年04期 v.43;No.192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旅游移民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旅游移民的调查

    林爱平;林舒晨;王一凡;罗星;

    在逆城镇化背景下,旅游移民群体逐渐增多,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振兴起到助推作用。为了掌握旅游移民创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课题组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为案例地进行调研。经调研发现,旅游移民的乡村文化生态营造、创业、文创内容输出、乡居生活以及参与乡村治理,促进了龙潭村人才、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研究表明,旅游移民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体现为,一是旅游移民优势资源的不断输入,二是旅游移民和村民的良性互动,三是基层组织的强力推进,三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乡村振兴。

    2022年04期 v.43;No.192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