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Runge-Kutta方法的输入状态稳定

    范振成;

    研究在什么条件下Runge-Kutta方法能够保持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给出了Runge-Kutta方法生成的近似解保持控制系统真解的输入状态稳定的充分条件,特别证明了在一些常规条件下,所有Gauss-Legendre, Radau IA, Radau IIA, Lobatto IIIC型方法生成的近似解能够保持控制系统真解的输入状态稳定,这为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控制系统的数值方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4年02期 v.45;No.20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 离散呼吸子影响下的一维类FPUT系统的能量弛豫

    熊大兴;王忠瀚;

    通过边界冷却的方法,研究一维Fermi-Pasta-Ulam-Tsingou(FPUT)类型的体系在此吸收边界条件下的能量弛豫过程。研究发现,与传统的简谐(harmonic)系统对比,具有三次方非简谐的FPUT-3模型和具有四次方非简谐的FPUT-4模型的能量弛豫会呈现出定性不同的特性。FPUT-3模型会出现一段长时间的能量零衰减现象。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零衰减特性与系统在此段时间产生的离散呼吸子紧密相关。

    2024年02期 v.45;No.20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 工业机器人磨抛柔性加工单元磨削参数识别方法优化试验

    成楚楚;傅高升;陈鸿玲;唐晓腾;

    为解决工业机器人磨抛柔性加工单元因砂带磨损导致工件磨削量减少、被加工工件表面质量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建立基于砂带磨削参数识别方法,以此作为判断砂带磨损程度依据,并进行相应的补偿。在分析砂带磨削参数的理论基础上,设计基于磨削力、磨削深度、砂带粗糙度、砂带厚度、磨削量5种不同的磨削参数识别方法,并通过试验测试,分析优化出砂带磨削参数识别方法,即通过调整磨削参数,补偿因砂带磨损而减少的工件磨削量,可有效保证加工表面一致性。

    2024年02期 v.45;No.202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 基于ADAMS的六轴搬运机器人动力学仿真分析

    翁伟;郑祥盘;唐晓腾;

    以折弯生产线中上下料工序中所使用的六轴搬运机器人为例开展研究,首先确定了机器人的结构形式,设计了各关键零部件并建立了六轴搬运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其次基于ADAMS软件建立了搬运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机器人的零部件材料、约束、驱动,以及载荷进行定义;最后通过对机器人进行动力学仿真模拟得到了机器人的基本运动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搬运机器人6个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关节受力以及扭矩曲线基本上连续、无异变。六轴搬运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平稳、振荡较小、设计合理,为改进其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4年02期 v.45;No.202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 配网侧电动汽车充电站等效建模研究

    李华捷;李培强;

    随着配网侧电动汽车充电站不断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时的动态行为将对配网产生影响,建立配网侧充电站等效模型有重要意义。传统充电站建模从充电时间、空间、人类行为等宏观角度出发,忽略其暂态特性。通过分析充电站充电时的动态行为,考虑其暂态特性,并基于充电机拓扑结构提出一种充电站三阶等效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充电站负荷并网仿真平台,设置不同强度的扰动,采用总体测辨法进行辨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充电站三阶等效模型的有效性、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2024年02期 v.45;No.202 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 融合ERNIE和双向注意力流的医生推荐算法

    陈梦;黄建一;林耿;张梓坪;

    医生推荐是在线问诊平台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向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医生推荐,提出一种融合ERNIE和双向注意力流的医生推荐算法。首先,利用ERNIE预训练模型对患者疾病描述进行词向量编码,通过弱监督的方式自定义标签生成医生擅长文本训练数据,再将医生职称信息与擅长文本进行拼接输入到ERNIE模型中;其次,采用双向注意力流(bi-directional attention flow)捕捉医生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学习患者疾病描述文本和医生文本的关系,获得融合患者信息的医生综合特征向量;最后,将医生综合特征和患者特征进行相似度计算产生推荐结果。利用来自“好大夫在线”的真实数据进行了不同算法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推荐性能上有明显提升。

    2024年02期 v.45;No.202 4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一种分层SMOTE交叉验证法——应对数据泄露与样本不平衡

    李佳静;林少聪;郑寒秀;

    在处理不平衡数据时,即使训练集和测试集之间互不重叠,过采样技术仍然可能导致数据泄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SMOTE交叉验证法(stratified SMOTE cross-validation),将训练集中各类别样本均匀地划分为K折,在每一折中,独立地使用SMOTE算法进行数据平衡,使得每一折内的少数类样本特征仅在该折内使用。这样做不仅确保了训练与验证数据之间的完全独立,规避了数据泄露的风险,而且分类器能够充分学习少数类样本的特征。此外,结合了集成学习和参数优化技术,以增强模型的分类和泛化能力。在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分层SMOTE交叉验证法在分类性能上并不逊色于现有方法,并且不同的K值导致的数据分布差异会对模型性能产生影响。该方法有效地提升了模型对不平衡数据的处理能力,为不平衡学习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02期 v.45;No.202 5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 应用于PCB缺陷检测系统的图像质量评价法

    林丽;李诗云;林碧芸;章江超;郑文斌;王健华;陈健;

    基于机器视觉的PCB缺陷检测系统易于因图像模糊等失真问题,影响后续缺陷检测的准确性。针对此问题建立了相关模糊图像数据集,并提出一种空频结合的无参考图像质量实时评价方法。方法提取图像的最大局部变化信息作为空域信息。随后对空域信息进行一级小波分解,求出高频分量中水平方向的小波系数,随后利用处理后的小波系数的最大值,得到客观评价值。同时,建立PCB模糊图像数据集(PBID)用于算法的验证。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与主观评价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PBID数据集上的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PLCC)达到了0.983 5,且运行速度快,仅为每帧0.130 2 s,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2024年02期 v.45;No.202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 污损阻抗型漆酚基聚氨酯防污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林凤采;游子轩;孙宸奕;林文燕;赵晶;徐艳莲;

    以天然漆酚为硬段,可生物降解的聚己内酯二醇为软段,通过调控软硬段比例,设计合成系列漆酚基聚氨酯(UPC),研究了不同固化方式(热固化和N3390固化剂辅助室温固化)制备的UPC涂层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表面特性,并考察了涂层的防污性能。结果表明,UPC单体的热稳定性随漆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UPC涂层对基材具有较强的粘附力,成膜性好,力学强度和柔韧性在一定范围内也随着硬段组分漆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热固化的UPC涂层表面疏水性都在90°以上,高于固化剂辅助室温固化的UPC涂层。良好的疏水性、较低的表面能和弹性模量赋予UPC涂层高效的污损脱附特性,从而表现出对细菌和海藻粘附良好的抑制作用。该漆酚基聚氨酯涂层不含任何防污剂,是一种绿色、环境友好且性能优良的生物质基海洋防污材料。

    2024年02期 v.45;No.202 7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 石墨烯负载Fe-g-C_3N_4@KB的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

    曾凯;李永坤;金燕婷;于毅鹏;余华平;

    铁氮碳(Fe-N-C)材料是替代Pt/C催化剂电化学还原燃料电池中O_2的最佳非铂族材料之一。采用石墨烯碳黑复合载体(KB/rGO)为碳载体,g-C_3N_4为氮源,以FeCl_3·6H_2O为金属前体和还原剂,利用水热法处理前驱体混合物,在特定气氛下二次热解法制备氧还原催化剂。电化学测试表明,以KB/rGO为载体,热解温度为550℃和750℃,Fe掺杂量为13%时,催化剂ORR性能最佳,半波电位为0.776 V。同时,KB/rGO为载体可极大提高了催化剂稳定性,稳定性ADT测试表明循环4 000圈后,催化剂活性仅衰退15 mV。

    2024年02期 v.45;No.202 90-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 废弃羽毛再生角蛋白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宋佳薇;洪雨婷;李威;陈灵欣;胡海阳;米翔;

    将废弃羽毛中的角蛋白通过半胱氨酸还原法提取出来,采用湿法纺丝的方法将其制成再生角蛋白纤维,研究牵伸倍数对再生角蛋白纤维性能的影响。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全自动单纱强力机、热重分析仪测试等,对再生角蛋白纤维的结构、形貌、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牵伸倍数的提高,再生角蛋白纤维的直径从31.8μm降至16.8μm,皮芯结构逐渐消失,牵伸倍数至3倍时皮芯结构完全消失;再生角蛋白纤维中二硫键的含量逐步增加,即交联程度逐步提高;再生角蛋白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均先增加再减小,在2.5倍和3倍时达到峰值,分别为5.49%和0.61 cN·dtex~(-1),再生角蛋白纤维的热稳定性优于天然羽毛。

    2024年02期 v.45;No.202 10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羽毛角蛋白气凝胶的制备及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张源林;吴勇丽;沈景行;宋佳薇;李威;米翔;

    以还原法提取羽毛角蛋白的残渣为原料,以壳聚糖和纳米纤维素为增强改性材料,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出可重复使用、吸附效率高、绿色环保的羽毛角蛋白气凝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度计对羽毛角蛋白气凝胶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羽毛角蛋白气凝胶具有多孔的网状结构、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染料吸附性能。在30 mL初始浓度400 mg·L~(-1)的酸性橙7染液中加入0.1 g羽毛角蛋白气凝胶,30℃条件下静置吸附24 h,酸性橙7染料的去除率达到99%。经过3次吸附-解吸附实验后,角蛋白气凝胶的吸附性能没有显著变化。

    2024年02期 v.45;No.202 110-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 基于图论的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体系解析——以晋江市社坛村为例

    林伟彬;宋霁芳;曾荣幸;廖家芸;张桂玲;

    传统村落是历史时代中主要的文化载体与研究对象,因此,以福建省著名侨乡晋江市社坛村为例,应用图论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针对性的空间划分原则,探讨传统村落空间营建体系。研究表明:村落以吉祥中路为核心呈现明显的内聚性空间建构格局;村落空间结构大体上呈现出“三团、三轴、多散点”的分布特征;整个村落空间层级性强,以两条重要交通线路为核心呈现同心圆状向内层层凝聚且村域内街巷繁多,可达性高。村落空间体系营建受到选址环境限定、交通的塑造、血缘宗亲带动、宗法礼制主导和社会活动选择等因素的影响。

    2024年02期 v.45;No.202 11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设计作品《追梦》

    陈捷;

    <正>~~

    2024年02期 v.45;No.202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