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鑫宇;
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劳动创造中孕育了“南泥湾精神”,其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生动诠释,与党在新时代对青年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相契合。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要重视传承“南泥湾精神”,发挥“南泥湾精神”在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融情”“导向”和“赋能”价值,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有效的精神引领。基于此,通过创设体验劳动,引导集体劳动以及创新劳动课程等路径加以教育,对培育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22年03期 v.43;No.191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6K] - 林小芸;
闽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促进世界闽南人精神家园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弘扬闽南文化,探索将其融入高校德育工作路径,对于立德树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交融、民心相通、融合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2022年03期 v.43;No.191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6K] - 张鹤;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对标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有效结合高校思政工作实际,对目前存在的“内容说服力不够、教师感召力不强、学生获得感不高、话语感染力不深、协同创新力不足”五方面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鲜活教学内容、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实践平台、改善教学方法、建立联动机制”的解决思路,聚焦落实“政治引领、制度设计、阵地建设、评价激励”的基本要领,主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形成“全校思政课一盘棋”的总格局,一体化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机制。
2022年03期 v.43;No.191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9K] - 陈精珠;
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的关键一环,更能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执行力,是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各项规章制度落地生根的重要突破口。解析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执行力所面临的问题,既要关注执行主体在认识和能力上的差距,以及制度顶层设计上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也要关注部分制度执行中面临的阻滞、递减和异化等现实困境。在总结其问题成因基础上,通过强化执行者的制度意识和制度执行能力,提升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本身的可执行性,以及优化制度执行的效能,来实现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执行力的整体提升。
2022年03期 v.43;No.191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