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研究

  • 唐五代海外交往的门户福州港略述

    卢美松;

    福州因地理优势,拥有方便的海外交通条件,在东冶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繁荣的福州港。从一些诗文和残碑断简中可探知,唐代福州已成为南方对外贸易的枢纽和重镇。唐末五代,王审知大力开拓闽疆,全面发展福建的海外贸易,开辟了名闻遐迩的甘棠港,成为福州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福州对外交往始终秉持开放的精神,对海外各国来的"蕃客"都持包容的态度,因此唐五代时期福州的对外文化交流已经很兴盛,但主要以宗教(佛教)交流的形式出现。

    2020年06期 v.41;No.18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福建少林香店拳的商拳结合发展模式研究

    王华南;

    福建少林香店拳是福州本地拳与罗汉拳的结合体,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它成长的地域文化环境包括商业环境、武术环境、政治环境及佛教环境,在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香店拳形成了注重实际防卫用途,低调不参与政治斗争,及以禅学思想把控心理状态的三大实用特性。它具有稳定的族群因素及商业经济保证,形成了商家经济利益与香店拳的利益互相契合的商拳结合发展模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原先的商拳结合模式被打破,香店拳需要进行文化层次提升,才能走出发展低谷,迎来新的辉煌。

    2020年06期 v.41;No.182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政治学

  •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度反腐经验探析

    李腾;于江涛;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制度反腐,取得了巨大的反腐成效,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反腐经验,主要包括:设置体系完善、运行高效的反腐制度体系;严格反腐制度的执行,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建立全面有力的监督体系,确保权力的运行不变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制度反腐保驾护航。这些反腐经验对于推动党内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020年06期 v.41;No.182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国家治理效能视域下的公务员考核元评估研究

    黄健新;王凌宇;

    为给进一步改进公务员考核工作提供方向,将元评估引入公务员考核领域,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视角,以Z局公务员考核方案为评估对象,采用AEA评估标准设计元评估方案,按照元评估的效用性、可行性、适用性和精确性4个维度,制定元评估标准、元评估指标框架和专家调查量表,对考核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形成元评估报告。案例应用结果显示,Z局公务员考核方案的总体效能良好,在考核制度化、考核指标设计和考核手段等方面均有不错表现,但也同时存在考核结果清晰度、区分度不够强,考核结果与实际脱节,普通公务员对考核的认同度较低等问题,验证了元评估在公务员考核领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020年06期 v.41;No.182 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文学

  • 再论冰心的女性主义思想

    黄长华;

    女性主义是解读冰心小说的关键词。冰心小说更多地描述底层劳动女性及知识女性的寻常生活和经验,赞美平凡女性的稳健作风和智慧人生,显示了难得的"底层立场"。冰心努力探索与构建"理想现代女性"形象: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新女性,能够获得社会认同,作风稳健,家庭幸福。而借助女性"我的"与男性"他者"的多重视角,冰心将平凡的女性生活和女性经验组织为小说的重要场景,并围绕"建设理想现代女性"的主旨建构了一部冰心话语式的女性经验史,也进一步反思了现代女性完美人格建设之不易。

    2020年06期 v.41;No.182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小人物的浅吟低唱:李宗盛歌词创作风格浅析

    王佩雯;

    李宗盛的词作婉约含蓄,在平淡朴实的语言中,传递着温婉细腻的情感。其词作的叙事方式是:歌词大多展现的是他不同阶段的生命轨迹与情感体验,长于个人化叙事;采用细腻独特的女性视角,委婉地抒写都市女性的小情绪。其作品富有人文内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映照小人物的悲喜人生,深刻洞悉世事人情;富含生活哲理,实现对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生命尊严与人性本质的观照;构建大众文化的审美空间,激活受众的审美表达诉求,突显其歌词的人文思想与社会价值。

    2020年06期 v.41;No.182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经济学

  • 逆全球化视域下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发展探究——以福建省65家企业调研数据为例

    陈炜铭;

    基于中小外贸企业运行生态系统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以福建省65家中小外贸企业调研数据为例展开的企业运行生态系统展开评价结果显示:受逆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国际市场影响力较小、国际间区域合作较少、国际运营安全性较低、国际经贸渠道开发能力较弱。中小外贸企业要围绕"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强化国际间区域合作、提高国际运营安全性、力争市场渠道多样化"4个方面制定政策,主动应对逆全球化的冲击,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年06期 v.41;No.182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探究

    宋福鋆;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市场需求大幅降低、贸易下行压力急剧增大、贸易重心从中国外移的背景之下,得益于中国与欧盟在政治关系、产业互补、地缘亲近等优势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东盟与中国的贸易逆势增长,东盟首次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此基础上,中国与东盟应进一步携手应对疫情,稳定贸易规模扩大的优势;继续保持互补优势,寻找产业链转型突破口;加大开放力度,把握未来的合作机会。

    2020年06期 v.41;No.182 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 新冠肺炎疫情对福建外贸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蔡勇志;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局部中断,加之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严重影响了福建省的外贸形势。福建对外贸易中,订单取消或延期现象普遍存在,民营外贸企业在疫情中首当其冲,全球供应链中断对福建省进出口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福建应千方百计保护好外贸市场主体,推动外贸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动外贸领域"放管服"改革,抓实抓细"稳外贸"各项政策落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多措并举做好"稳外贸"工作。

    2020年06期 v.41;No.182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基于CGSS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李羿枝;陈念东;郑逸芳;许佳贤;

    运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5年数据,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控制选择性偏误后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使农民工工资水平提升33.9%~37.7%。分年龄看,互联网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的提升作用大于老一代农民工;分地区看,互联网使用对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工资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深入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工工资影响的机制后发现,互联网主要通过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来提升农民工工资。

    2020年06期 v.41;No.182 7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艺术学

  • 妈祖文化视野中的城市公共艺术——以莆田市为例

    柯立红;

    妈祖是海上和平女神,莆田是妈祖的故乡,关注莆田城市公共艺术政策建设,有利于培育市民的创新动力。以妈祖文化艺术为导向的莆田城市设计,既可承载城市历史的主要文脉,又可凝聚市民集体的珍贵记忆,还能彰显特定场所的精神理念,更能为莆田创造永续的文化遗产和社会价值。莆田城市公共艺术要展现妈祖"仁爱"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需要政府、艺术家和民众的共同参与。

    2020年06期 v.41;No.182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 书法艺术元素在现代文字创意设计中的运用

    龚晓田;

    中国传统书法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被广泛地运用到现代文字创意设计中,并成为现代平面设计重要的创新源泉。为了便于理解书法艺术,并更有效地在现代设计中利用书法这一传统文化资源,设计师应从视觉艺术视角出发,以"书体、结构、风格、肌理"这四类书法艺术元素来理解书法的艺术表现方式,充分体现书法艺术元素在现代文字创意设计应用中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必然性。

    2020年06期 v.41;No.182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高教管理

  • 产教融合2.0与地方普通高校的转型

    宋秀峰;张桂梅;宋津睿;

    为解决新常态下人才市场的供求矛盾,地方普通高校面临着加速向应用型转变的时代任务。在产教融合2.0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定位,真正落实"应用型"的分类性质,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和地方发展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和科研反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入对接,引企入教、进企教育、引企入研、进企研发,完善应用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2020年06期 v.41;No.182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三螺旋视角下的应用型大学科教产教融合研究

    郑珊凤;陈笛;林中燕;

    三螺旋创新模式认为,大学是政-产-学三螺旋的主要创新驱动力。我国应用型大学来源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致力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占绝大多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但我国应用型大学起步较晚,存在研究基础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低,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不足。因此,针对当前应用型大学科教产教融合所面临的问题,要深化大学科教产教融合,促进科技、产业和教育一体化,提升应用型大学在三螺旋体系中的核心主导地位,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0年06期 v.41;No.182 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