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研究

  • 林之奇《观澜文集》及其对唐宋派形成的影响

    杜海军;

    《观澜文集》,南宋福州人林之奇编纂。林之奇受吕本中影响,是一个讲究文学的人,评价人以文采华丽为第一。因教学之需,林之奇编辑《观澜文集》,主要收入了先秦至北宋末年文学史上的名家,如屈原、宋玉、司马迁、班固、杜甫、韩愈、柳宗元、苏轼、曾巩、苏辙、王安石等人名作,鲜明地体现了他重文的文学观念。《观澜文集》影响着吕祖谦,及其吕祖谦的门人,以及明代的朱右、唐顺之、茅坤诸人,对明代文学史上提倡唐宋文学的走向及唐宋派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10年06期 v.31;No.12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徐生平分期研究

    陈庆元;

    徐是晚明诗人、作家、藏书家。或由于文献资料的原因,此前对其生平的研究均是若明若暗,语焉不详。徐生平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期:30岁之前为第一个时期,31岁至57岁为第二个时期,58岁至72岁为第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兄徐熥在世,徐参与其复振闽中风雅的活动;第二时期,刊刻《鳌峰集》二十八卷;第三个时期,与曹学佺主闽中文坛。

    2010年06期 v.31;No.122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普庵信仰在福建民间之文化形态探讨

    宋永和;叶明生;

    普庵教于宋代发源于江西,其信仰范围覆盖闽、赣等中国南方诸省,影响十分广泛。文章通过介绍普庵禅师的来历和传说,着重阐述了普庵信仰在福建民间的流播,及其普庵咒、符、传说故事等具有明显的宗教世俗化特征;探讨佛、道兼融的普庵教教派形态和闽地普庵信仰的民间文化现象。

    2010年06期 v.31;No.122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 2009年林纾研究述评

    苏建新;

    综览2009年对林纾翻译和其他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到海内外学界对林纾研究的盛况和景气。为了今后林纾研究持续健康地发展,相关不足之处也亟待克服。

    2010年06期 v.31;No.122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经济学

  • 资源生产率的经济学分析与理论意义

    朱远;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其理论的关键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日益得到重视的资源生产率概念。文章基于资源生产率的视角对传统的生产函数进行重构,并讨论资源生产率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010年06期 v.31;No.122 27-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集群联盟企业知识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唐锦铨;

    激励机制关系到集群企业知识联盟中成员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对集群联盟企业知识创新激励机制进行设计,并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其可行性,为集群联盟企业各方实现共赢提供了平台。

    2010年06期 v.31;No.122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的博弈信息分析

    尹利军;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和最具成长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发展的现实环境并不宽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和"瓶颈",从理论上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在机理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利用博弈论方法,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对信用担保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引入信用担保机制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均衡选择决策进行了探讨,阐明了信用担保机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2010年06期 v.31;No.122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强化审计独立性的几点思考

    杨遒景;

    目前,我国审计的独立性仍显不足。审计独立性不足的原因很多,应对症下药。强化审计独立性的关键出路在于平抑利益驱动、培育市场合理需求、着力提升职业道德、加大法治力度。

    2010年06期 v.31;No.122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代建制模式研究

    刘林;

    近年来,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飞速发展,四位一体的项目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文章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现状入手,以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为例,分析高速公路引入工程代建制的必要性,从工程代建制的运用范围、切入阶段和运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适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代建制模式。

    2010年06期 v.31;No.122 47-5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搜索引擎“赢”销

    张和荣;

    搜索引擎作为顾客与企业对接的"高速"路口,凭借其使用的方便性和导购精准性被越来越多的用户和企业所接受,其"赢"销价值也愈发明显。通过探讨企业开展搜索引擎"赢"销的必要性、必然性及"赢"销方法,来阐述搜索引擎营销的重要性。

    2010年06期 v.31;No.122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文学

  • 台湾新世代诗歌的土地意识

    王金城;

    在20世纪70年代回归民族、传统、乡土、现实的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中,台湾新世代诗人开始崛起。他们的诗歌创作沿着"文化中国"和"地理台湾"两个向度,呈现出充满活力的创新精神和新奇别致的审美气象。在"地理台湾"的维度上,新世代诗歌除了关心人的生存以外,更注目脚下的台湾土地,体现出台湾新一代知识分子开阔的艺术视野与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

    2010年06期 v.31;No.122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丰子恺散文的佛学意蕴

    陈邑华;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的散文家。一生研究佛学,又未忘怀人生。俗世尘缘与佛学教义交织成丰子恺散文独特的佛学意蕴,体现在无常若梦,情真以堪破;护生无量,护心以为要;尘网因缘,破执以求本心三个方面。

    2010年06期 v.31;No.122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20世纪中国文学审美主义思想的兴起

    章长城;

    20世纪中国文学审美主义思想是在西方审美主义思想影响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个十年和第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以王国维和鲁迅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对科学主义的质疑和反思;第三个十年以蔡元培、宗白华和朱光潜为代表,主要表现为以美育代宗教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2010年06期 v.31;No.12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历史学

  • 西汉“灾异说”简论

    赵杏根;

    西汉"灾异说"之旨,在于要当政者慎微重始,尽早发现政治失误并及时正确应对,其实质乃是在中央集权体制下王权空前强大之时士人们为了发挥自身的政治作用而创造的一个话语系统。西汉儒臣们运用这个话语系统,参与朝政,可是效果有限。于是,"灾异说"始衰而"祥瑞说"始兴,后者成为士人为王权服务的话语系统。

    2010年06期 v.31;No.122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出土秦系文献亲属称谓语研究

    陈鸿;

    亲属词既表明人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又可以用来称谓,是汉语中最大的、系统性最强、最完善的一个称谓语系统。出土秦系文献中称谓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本文全面梳理了出土秦系文献中亲属称谓总称、血亲称谓、姻系称谓,并结合传世文献及其他有关出土文献作了详细的疏证,进而透析其文化内涵。

    2010年06期 v.31;No.122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政治学

  • 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生态政治的发展

    刘江翔;

    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其两面性不仅在经济领域呈现,而且在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领域亦然。在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恶化甚至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今天,通过探析全球化与生态危机的关联,寻求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生态政治的发展之道,明确我国生态政治发展的理论基础,正确抉择全球化时代我国生态政治的发展路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010年06期 v.31;No.122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叶善青;

    高校基层党组织优良的组织生活质量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工程和组织保障。高校党委要克服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执行中存在的不足,顺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先进理念引领、丰富组织生活内容;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创新党组织生活的结构模式;以开展主体性组织生活为途径,活跃基层党组织生活形式;以建立质量评估体系为保障,凸显基层党组织生活特色和亮点,从而提高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科学化。

    2010年06期 v.31;No.122 93-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吴彬镪;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工作与高素质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关键手段以及培养其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民办高校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思想政治工作与公办高校的差异性。根据科学性、人本性和全面性原则,建立和完善与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队伍结构、教育体系,创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和模式,对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6期 v.31;No.122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3G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方学军;

    通讯技术3G时代,应用3G手机这一随身携带的移动"掌上电脑",主动、高效、个性化和一对一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身心健康的教育,同时从政策和技术上加强对3G手机的管理和监控,加大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引导大学生在网络媒介信息社会里"学会生存",使他们成为媒介信息的主动接受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让3G手机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

    2010年06期 v.31;No.122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海西建设研究

  • 全球金融危机对福建外经贸影响的结构分析

    李秋斌;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主要手段。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福建省外贸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一严峻复杂的形势,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政策措施,不断加快外经贸结构调整,实现了外经贸持续平稳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06期 v.31;No.122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创意产业集群视角下福建创意城市发展的人才瓶颈探究

    李琦;郑伟;

    从国际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创意产业在一定的地区能够形成主导产业成为创意城市,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这些地区都有产业集群。文章以福建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过程为例,论证了动漫集群的发展意义。提出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群的方式,提供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意人才软环境,吸引人才入驻是发展创意城市的关键。

    2010年06期 v.31;No.122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艺术研究

  • 汉代儒学对汉画像舞蹈图像构成的影响

    翁世晖;

    汉代儒学的思想是汉代人死亡观和丧葬风俗形成的重要原因,汉代儒学厚葬之风与形而上的观念对汉画像中舞蹈图像的构成具有重要影响,汉画像舞蹈图像在功能、观念与舞美三者之间与汉代儒学思想高度统一。

    2010年06期 v.31;No.122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论漆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陈宇;

    漆艺是中国最具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当今社会,漆艺在民间已逐渐没落。不过在艺术设计领域,漆艺实践者们却对漆艺的应用领域予以了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将其引入到了现代室内设计的空间装饰上。漆艺的运用,在增强室内空间环境艺术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它的文化性,具有不可替代的装饰优势。

    2010年06期 v.31;No.122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对新中国发行奥林匹克邮票的研究

    苏肖晴;

    自1896年希腊政府发行了现代奥运史上的首套奥林匹克体育邮票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仿效。我国从1980年开始,邮电部才陆续发行了奥林匹克运动题材的邮票、邮资封和邮资片。通过对新中国60年间发行奥林匹克体育邮票的情况进行分析,探寻我国奥林匹克集邮文化发展的轨迹。

    2010年06期 v.31;No.12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掩盖”技术在男中音声部中的发展与运用

    陈国东;

    在男中音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音域问题成为限制男中音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于一些音域偏高的角色,传统的男中音难以胜任,在换声点区域出现"挤"、"嘶哑"甚至"破"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掩盖"技术应运而生,运用了这种技术,声音圆润、干净、饱满,在解决男中音换声点等问题上作用显著。所以,"掩盖"技术对于男中音的发展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010年06期 v.31;No.122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从意、汉语音对比中学习意大利歌唱语言

    黄艳红;

    意大利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分属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的意、汉语言的语音层,在辅音和元音的发声方式和发声状态上有不同的习惯。从意、汉语音对比中学习意大利歌唱语言,能使歌者更清晰、明了地分辨母语与意大利语之间的语音区别,通过区别掌握意大利语的特征,能为更好地演绎意大利歌曲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文章主要从意、汉元音的对比、意、汉辅音的对比及意大利语重音与汉语四声的对比这三方面来进行讲述。

    2010年06期 v.31;No.122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音乐创作过程中的表现手法探略

    郭宇菁;

    "直接对应"与"冲突对应"是音乐表现手法在创作过程中的两种重要手段。虽然二者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最终都是要完成与作曲家创作意图的"对应"。对于这两种手法不可片面孤立地看待,而要综合地运用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2010年06期 v.31;No.122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