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亚俊
<正> 尽管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学说已有很长久的历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诞生,也已70余年,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解释是不一的。以往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通常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三者并列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在1986年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个论点他在1992年春到南方视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又加以展开。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使多年困惑不解的问题
1994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张焕明
<正>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日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其意义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但是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应是封闭的僵死的,而应当是开放的发展的,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时曾经指出:“主要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因此,我们在学习宣传运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除了要准确地理解把握其含义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它所揭示出来的发现
1994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李永燊
<正>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其中,作为“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特”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学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并要求“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作出积极贡献”。 我校历届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都十分重视,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课余活
1994年03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杨章钦
<正> 解放思想乃是当前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论是中央省委地委,还是工厂机关商店,就是“一个学校……也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想问题、办事情”。因此,自觉探讨如何把解放思想与实际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来发现、解决一些哲学教学中的问题或困难,应该是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主要目的之一
1994年03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陈国岱
<正> 1985年起全国高等学校开设《中国革命史》这门课。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革命史》作为高校理科学生一门公共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已广泛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并在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中发挥了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有一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即《中国革命史》是历史课还是政治理论课。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使得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教学误区,即部分教师把《中国革命史》看成是单纯的历史课,或在下意识里认为就是历史课,这样在讲授中只满足于历史事
1994年03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黄意海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师专党校在十四大结束不久就办了十四大文件学习班四期,轮训全校党员,次年又办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班一期、《邓小平文选》班一期,轮训党员中部分中层干部和教学骨干。办班达到了预期目的,学员澄清了某些模糊认识,掌握了理论的精神实质并能初步运用以分析现实问题和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思想水平有所提高。 回顾办班过程,我们感到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是办好理论班的重要一环。今将办
1994年03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刘景颖
<正> 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师资。作为高师学生必修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在实现高师的培养目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中等学校师资的素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中等教育的质量。但是,高师公共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长期以来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无论从其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时数等方面来说,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适应当今培养合格师资的要求。本文拟结合对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现状的粗浅分析,提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建议。
1994年03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吴靛初
<正> 有鳏者自抚幼子,以老仆司阍,司炊,禁子不令出户庭,目未经睹妇女也.一日,携游里巷,睹艳丽者,以问父,论语之曰:鬼也。及归,问:“儿今日所见何好?”对曰:“只鬼好。” 引自《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七.青娥》 某男子中年丧偶,带看幼子进山里修行,他绝不跟儿子提到世俗之事,只教儿子背诵祈祷诗文。除了父亲外,儿子再没有见过别人。儿子长到八岁,第一次随父亲下山,迎面遇到一群年青漂亮的姑娘。小孩子立刻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父亲不愿儿子被女人唤起邪恶的肉欲,便说是
1994年03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 陈小凤
<正> 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就是忠实准确;“达”,就是通顺流畅;“雅”,就是文学古雅。近百年来,许多翻译工作者都将其作为翻译的标准。同时,对于“信、达、雅”的研究和探讨也一直延续至今。 从严复提出“译事三难”至“五四”运动以前这段时期,“信、达、雅”都倍受赞赏。然而,自“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以后,它就开始遭到争议。从此,围绕着“信、达、雅”的论战一直没有停息过。据笔者初步统计,1898年至1992年散见于我国各种报刊、杂志、书籍
1994年03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林海权
,黄淮
<正> 苏洵《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互”字的意义和用法是什么,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说法:高中语文第三册注说是“交互”,周霁说是“都”,尹君说是“递相”。这三种说法中,以“交互”说影响最广,“都”说最新,且有较详细的论证说明,故亦很有一辨之必要。近几年来,笔者为了探求这“六国互丧”中“互”字的确切解释,曾查了阅大量古书,收集了不少例句,发现唐颜师古注释《汉书》常用“互”来训“更”,经过一番比较和考察之后,我们确信古代汉语的副词“互”和“更”是一组同义词,从而使我们对副词“互”字的意义和用法有了
1994年03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张均
<正> 郁达夫1936年2月4日来到福州,应陈仪之邀,担任省政府参议。在闽期间,他积极参加福建抗日救亡活动,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拙作《郁达夫在福建》(载《福建文艺》1980年第6期)曾予以述评。其后,又陆续发现一些史料和郁氏佚文。下面,根据当时史实,再谈谈抗战前夕郁达夫在福州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6年春,日本帝国主义扩大对华北的侵略,企图独占整个中国。“山雨欲来风满楼”,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正是在这个时刻,郁达夫来到了东南前沿的
1994年03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陈东
<正> 萨镇冰,字鼎铬,原籍雁门(今山西省代县),1859年3月30日(清咸丰九年二月十六日)生于福州,1952年4月10日病逝,终年九十四岁,葬于福州西门外梅亭。今年是他诞辰135周年。 萨镇冰历任清朝水师管带、巡洋长江舰队统制、海军大臣等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从吴淞商船学校校长、淞沪水陆警察督办擢升任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福建省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侨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
1994年03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何敦铧
<正> 福建地处东南海隅,远离中原,因古代交通不便,山河阻塞,致开发较晚,至唐五代时期仍处于开发之中。开发尚晚的福建,由于人杰地灵,在唐五代时期已步中原各省之后,涌出不少贤才,呈现福建人才俊秀、文章隽永的状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黄仲昭《八闽通志》序云:“闽虽为东南僻壤,然自唐以来,文献渐盛。……仁义道德之风,于是乎,可以不愧于邹鲁矣”。福建人士在唐五代科举中陆续登上科第,进入政治舞台,他们所作的诗文,也是驰名遐迩,蜚声朝野。
1994年03期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 刘丽君
<正> 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与同时代的许多著名资产阶级思想家相比,他的政治思想更为激进。卢梭高举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旗帜,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尖锐的批判,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对十八世纪法国革命的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后来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十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人民反帝反封建情绪日益高涨,一批爱国知识分子纷
1994年03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陈淞
<正> 一、后接不定式。 1.Have后接不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表示让某人做某事。其准确的含义是tell somebodyto do something。如: (a)Have Mr.Smith。come in now,Please. 现在请叫史密斯先生进来。
1994年0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曹同
<正> 英语惯用法是英美人行文说话的一种习惯的或标准的用法。惯用法往往出现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现象。我们在学习语法的同时,还要注意惯用法。本文拟英文惯用法中的若干问题,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中所积累的资料,作如下剖析。 一、be capable of doing or to do? 英语语法和惯用法书以及词典上均说,capable之后不能跟不定式:She is not capable of looking after herself.其实,be capable可以接不定式。据 A.W.,如果capable被副词
1994年03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朱元洁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书刊资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增长,这给图书馆在文献的收集、获取以及为读者提供服务上带来很大困难。本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图书馆学一直致力于改善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探讨,如:有目的地购进图书和选择上架的观点,并进行了一系列技术上的革新,如更加系统的书架排列和书架分类排列;把书刊按不同学科分为若干个书库、阅览室以及实行开架、半开架借阅等,在改进图书馆工作方面取得很大进步,然而这些措施仍无法根本解决信息量急剧增长给图书馆工作和读者查阅资料带来的困难。图书馆只有运用计算机技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当前各国图书馆工作的发展趋势是朝着计算机化
1994年03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方峻
<正> 教师要顺利地进行教学工作,就必须研究和掌握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一系列教学原则。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而,长期以来,对作文教学原则的研究,始终是个较薄弱的环节。从1980年至1992年,我国已出版了40多部《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等专著,其中把作文教学原则辟为专门章节加以论述的,只有少数几部,且看法分岐较大;而同期语文教学刊物上刊载的论述作文教学原则的文章或资料也寥寥无几。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对作文教学原则作进一步
1994年03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 谷贺平
<正> 要克服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更好地掌握教学上的主动权。我感到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像鸭子一样亲自下水,才能切身体会到江水的冷暖,写作的甘苦,更好领会编者意图,把握写作训练的体系,发现学生写作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几年来,我写“下水文章”的主要作法与体会是: 一、要选好“下水”的角度。语文教师既要备课,还要批改作业,工作量十分繁重。因此,不可能题题“下水”,篇篇示范。关键要选好“下水”的角度。我写“下水文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
1994年03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林流明
<正>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基础。”这一提法是过去的大纲所没有的,较过去“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提法更科学、更全面,也更符合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实际。它体现了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法的精神,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体现了新的外语教育思想和教学法理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
1994年03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黄文超
<正> 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这样漫长?历史、特别是现实,把这个严峻的课题摆在人们的面前,迫切要求作出回答。 我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所以长期延续,不是因为始终没有完成封建化,相反而是充分地封建化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性导致了它的韧性和顽固性,高度封建化使中国社会具有调节,不断运动的活力,从而使社会基本矛盾得以缓和、化毁灭性“大震”为无数次“小震”,
1994年03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欧厚仕
<正> 十九世纪,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竞相争夺殖民地,侵占别国领土,亚洲是帝国主义角逐主要地带,而地大物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便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焦点。帝国主义在远东角逐当中,最突出的是沙俄的远东政策与日本大陆政策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导致了一系列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本文从沙俄的远东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中国造成了危害进行揭示,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历
1994年03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郭秀如
<正> 甘地是印度现代史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所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历史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对“非暴力主义”却是毁誉褒贬,有人认为该思想体系是“懦夫的哲学”,有人认为它迎合了英殖民统治当局的胃口,而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面旗帜,起到了号召民心,团结奋斗的重大作用。我认为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应基本肯定。
1994年03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本期数据